记者现场看到,曹边村炮楼稻田四周环绕一条灌溉渠。活动刚启动,清淤队伍就拿着铁铲,齐心协力将灌溉渠两旁杂草清理干净,挖土机不停地将河沟的淤泥挖起来,搁到岸边。大家纷纷将水塘河道淤泥清理到运输车上。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两旁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清淤行动行列。
前不久,南区街道曹边村获评为广东省首批“广东美丽侨村”。这个美丽侨村随着“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文旅业态不断丰富,已成为社交媒体的“网红村”“明星村”。虽然当天是工作日,依然有不少游客在此参观游玩。曹边经联社党支部书记梁志国告诉记者,曹边村依山傍水,曹边新涌蜿蜒而过,是村里的主要灌溉水源、排洪渠,炮楼稻田旁也人工开挖了一条灌溉渠。近年来,通过系统截污、治污,如今的曹边新涌水质得到显著提升。整治过程中,河道淤泥清理了,还种上很多可以净化水质的植物,为曹边村打造“美丽乡村”、发展文旅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治水是一场持久战。近几个月,中山很久没有下过一场大雨了,我们村的河涌、灌溉渠渐渐也淤积了一些污泥,这次集中行动无疑给我们下了一场‘及时雨’!”梁志国如是说。
“又来为我们村办实事了!”李婆婆是土生土长的曹边人,看着穿着志愿者马甲的党员干部、国企员工和热心人士,她再一次竖起大拇指。“村里的环境变得这么好,游客这么多,其中有他们的功劳。”李婆婆回忆说,除了治水清淤,村里时常有志愿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行动。“村子这么漂亮,我们自己也动手扮靓家园。”
据估计,本次活动清淤清杂约500立方米,组织投入清淤车辆25台次,投入清淤人员100余人次,清理了曹边新涌和曹边炮楼稻田水渠的淤泥、杂物等,有效提升了河道水渠的行洪能力,改善了曹边水生态环境,提振了群众积极参与治水的热情。
本报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曾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