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招商引资存在“内卷”,行业发展也存在“内卷”,打价格战是其突出表现。专家表示,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强化监管、强化质量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等措施,让价格更好反映产品质量,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还要严厉打击恶意比价、虚假宣传、互黑互踩等市场乱象,防止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不惜偷工减料、减质减配。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召开会议作出部署:将依法加强重点行业价格监管,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引导破解“内卷式”竞争;着力规范竞争秩序,共建良性生态。
有关方面正积极行动起来。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针对部分车企发布不能代表市场规律的销量周榜、加剧“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情况,对车企发出倡议,禁止通过拉踩、攀比制造恶性竞争。在汽车零部件产业较为集中的河华社北威县,当地汽车零部件行业协会京3月22日前发布倡议,坚决摒弃“低价换市场”思维,停止恶性价格竞争。
作为经营主体,企业需要规范自身行为。多位企业界人士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因补贴吸引而盲目布局,应当聚焦主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能力稳慎发展。同类产品竞争,应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应靠打价格战取胜。
“产业链主在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生态营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说,链主企业应积极推动产业良好生态的构建,在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与产业链企业联合创新,积极响应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更好推动协同创新,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从低水平竞争走向高水平协同发展。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不是不要竞争,而是要引导竞争更加健康有序。
各方期待,随着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实,行业和企业坚持向“新”而行,破局“内卷”和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将不断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