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2025中山两会 新闻列表
~~~——政协第十三届中山市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亮点解读
~~~——8位市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就产业转型、文旅发展、女性权益保障等议题建言献策

 
2025年03 27
乙巳年二月廿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5年03月27日 2025中山两会 扩展 收缩 默认

“通”民心民意 “道”发展点子
8位市政协委员亮相“委员通道”,就产业转型、文旅发展、女性权益保障等议题建言献策
冷启迪
曹利晖
陈宁宁
温彩蓉
冯靖琪
谌勇
李芳杰
何汉文
  3月26日上午,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8名市政协委员,走上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委员通道”,讲奋进故事、谈履职心声、谋城市未来、聚发展信心。他们聚焦产业转型、文旅发展、女性权益保障等话题建言献策,有价值的金点子、接地气的好建议,不断呈现。

  文/本报记者 江慎诺 黄靖怡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缪晓剑

  ■冷启迪:推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提质升级,让“流量”变“留量”

  市政协委员冷启迪提出,要推动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提质升级,带动中山文旅经济发展。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是中山文旅的“金字招牌”。深中通道开通后,“泼天流量”带旺本地文旅,也带来了“幸福的烦恼”,无论是景区本身还是周边配套,均达到了接待能力的峰值。如何让“流量”变“留量”?冷启迪表示,应当设立统一管理机构,赋予其统筹管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村、‌中山影视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和犁头尖山等五个核心景区的职能,负责制定并执行景区发展战略、政策及规划。优化景区旅游产品体系可深入挖掘孙中山文化内涵,开发研学游产品,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提升游客体验。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冷启迪认为,可整合景区停车资源,通过智慧停车系统实现一键查询停车推荐,特色餐饮引进和特色民宿建设也要同步推进。

  ■曹利晖:以双链深度融合,打造灯饰照明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中山实践

  市政协委员曹利晖表示,中山在推动灯饰照明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待完善、缺少龙头企业、产业链协同偏弱、智能灯光场景应用薄弱等问题。

  “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的双链深度融合,能有效推动灯饰照明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搭建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以产业园AIoT+智造基地为试点,围绕数字技术与创新场景融合应用,有机连接灯饰照明上下游产业环节的企业,形成集方案设计、智能模组、电源、成品等全产业链智慧园区;做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数字贷普惠金融产品,并探索数据资产金融等领域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陈宁宁:推动研学项目提质增效,为乡村发展持续“造血”

  市政协委员陈宁宁建议,中山应当扶持典型村的研学项目,快速提升研学项目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和运营水平。

  过去几年时间,中山多数典型村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旅项目,涌现出曹边、雍陌、里溪等10多个“网红村”。但陈宁宁调研发现,中山乡村的研学项目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不够、运营水平低,普遍呈现出“叫好不叫座”“旺丁不旺财”的情况,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陈宁宁建议,市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把典型村的研学活动作为中小学生春秋游活动的首选项目;农业农村部门可以给予典型村研学项目一定资金支持,提升研学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并对较优质的典型村研学项目发放一些“研学消费券”,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加研学活动;市文广旅部门可以指导典型村引入科技含量更高的研学项目,摆脱“到村里研学就是看老玩意儿”的刻板印象。

  ■温彩蓉:优化生育保险政策,保障女性就业权益

  如何减轻企业在员工产假期间的经济负担,消除就业歧视?市政协委员温彩蓉提出,要优化生育保险政策,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从而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她建议,可适当提高生育保险的缴费比例、提高生育津贴标准、提供生育医疗补助,并将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逐渐纳入生育保险体系。同时,建立优化费用分担机制,并对积极招聘和保留育龄女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此外,应加强对企业招聘和用工过程中的监管,严厉打击就业歧视行为,并加强国家生育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女性就业权益的认识和支持。

  为了给育龄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温彩蓉还提出,鼓励企业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灵活就业制度,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育儿支持服务。

  ■冯靖琪:以法赋能,让老侨房留住“香山记忆”

  市政协委员冯靖琪建议,中山要以法赋能,对古建侨房开展保育,让香山古韵和侨房新韵交相辉映。

  近年来,中山对石岐从善坊等一批古建侨房进行了活化利用。回顾这些案例,冯靖琪发现,古建侨房保育最大堵点在于权属不清。“要疏通这一源头堵点,关键在于有法可依。”冯靖琪建议,应当针对古建侨房保育工作进行专门立法,统一规定古建侨房普查、认定、统计、造册和权属查明的程序,探索建立古建侨房代管、托管、认领等管理制度,为古建侨房的照护、管养和运营提供法律依据。同时鼓励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服务,协助理顺“华侨屋主-保护责任人-实际使用人”的侨产开发利用链条,引导海内外华侨和实际使用者通过租赁、借用、代管、托管的不同形式订立合同依法运营侨产,共同分配收益和承担责任,结成海内外联动的古建侨房保育“搭子”。

  ■谌勇:成立中山市青少年交响乐团,为文化兴城增添锦绣

  “成立一支市级青少年交响乐团,将成为中山市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为‘人文地标’增添锦绣。”市政协委员谌勇表示,越来越多城市拥有自己的青少年交响乐团,在中山,交响乐也具有群众基础。成立市级青少年交响乐团,有助提升城市美育水平和青少年综合素养,推动中山音乐文化取得新突破。

  谌勇建议,由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广旅局牵头成立行政、业务架构,市文化艺术中心提供排练场地,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交响乐团乐手选拔与招募考核,以及日常排练、交流、演出等具体业务。同时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和方案,计划在三年内发展至60人双管编制交响乐团。

  除聘请常任指挥外,还可以利用文化艺术中心现有剧场设施,包括国内外艺术家的得天独厚的资源,邀请来中山演出的艺术家们以艺术顾问的形式每年为乐团举办“大师排练课”,快速提升乐团能力和水平。

  ■李芳杰:推行“医养结合”,建设一批高质量养老服务机构

  市政协委员李芳杰提出,中山应当大力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成一批适应社会各种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养老服务机构。

  中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却不多,庞大的养老人群存量与较低的养老入住率相矛盾。在重庆、四川等地的调研中,李芳杰发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医疗机构优势,给老人带来高质量休养生活。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最关键的要素是医疗资源一定要介入。中山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医院。”李芳杰建议,中山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一方面要抓住“医”的主导作用,鼓励一批有丰富医疗资源的机构进入养老服务业,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另一方面政府要提前做好制度创新,出台针对性政策,引导医疗机构进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让“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下地”“走好”“走远”,真正造福中山人民。

  ■何汉文:打造高质量银发经济产业发展高地

  如今,越来越多港澳长者选择回到大湾区进行“银发消费”,购买养老用品和服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对此,市政协常委、香港第六届选举委员会委员何汉文表示,中山产业链完备、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对接香港养老需求,大力培育中山市银发经济产业。

  他建议,通过构建“香港研发+中山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重点发展养老用品制造;参与制定“湾区银发产品认证标准”,培育养老产业新业态;建设港澳跨境养老综合服务示范基地,搭建老年人健康档案大湾区互通平台,支持养老机构加入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试点“港籍院长+本地团队”管理模式,打造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社区。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