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2025中山两会 新闻列表
~~~————2025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2025年03 28
乙巳年二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4版 2025年03月28日 2025中山两会 扩展 收缩 默认

10大关键词 读懂中山如何发力
——2025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图解
  3月27日,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受中山市人民政府委托,副市长叶红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24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部署了2025年的政府重点工作。

  报告强调,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中山进入重大历史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对中山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对中山现代化建设充满期待,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切实强化抓机遇、谋改革、促发展的意识,争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打造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中山,奋力开创中山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回眸2024:稳中有进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143亿元、增长3.7%

  ●进出口总额增长10.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

  (二)参与大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新中山客运口岸实现通航

  ●深中经济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深中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增至735项

  ●“港澳药械通”批件增至18个、指定医疗机构增至2家

  ●火炬开发区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

  ●翠亨新区29个项目动工

  ●欢乐海岸主题乐园开园运营,山姆会员店工程全面封顶

  (三)“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岐江新城、板芙镇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3%,建成高标准农田1001亩,恢复耕地7439亩

  ●4个省级典型村和49个村组(队)实现全域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涉农村居全部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

  ●累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38个,建成香山长者饭堂144家,香山新街市增至94家。建成香山书房105家

  (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全年新招引工业项目543个, 293个项目动工建设

  ●工业投资连续2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技改投资连续20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10.8%

  ●智能家电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智能锁具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76.6%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增至4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增至38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1883家

  ●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1.3万亩,处置批而未供用地1.3万亩、闲置土地7383亩

  (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增长26.3%,投入强度提高至3.2%

  ●中科中山药创院挂牌大湾区国创中心分中心,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开园启用

  ●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投入使用

  ●3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6.2%

  ●省市级创新科研团队增至80个,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达109.8万人

  (六)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下放市级事权107项、收回64项

  ●市属国企完成战略性重组,利润总额增长30.6%

  ●医改考核连续两年获全省第一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深入推进

  ●国际友好(交流)城市增至22个

  (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建成开放华侨公园等105个公园

  ●完成77个老旧小区改造

  ●茅湾涌防洪排涝整治工程一期投入使用,91个内涝点完成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连续两年获A档评价

  ●完成264公里供水管网改造,市、镇、村供水一盘棋格局初步形成

  ●市中心粮库三期工程完工、新增仓容34.7万吨

  (八)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4万亩

  ●种植绿化乔木超32万株

  ●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1年央督以来,累计新建管网6144公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221.5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8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94.1%;12万亩养殖池塘完成尾水排放改造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4位

  (九)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新改扩建幼儿园17所、中小学7所,共计新增学位1.2万个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100%实现自营

  ●成功入选国家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试点

  ●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

  ●城镇新增就业近5.5万人,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3006套

  ●香山书院建成开放

  ●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1.6万场次

  ●中山籍运动员陈艺文、汪雪儿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勇夺两金一铜,沙溪篮球队卫冕全国“村BA”冠军

  (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刑事治安警情、刑事立案分别下降43.4%、35%

  ●生产安全事故宗数、死亡人数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下降

  ●道路交通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7%、11.8%

  展望2025: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

  ●固定资产投资提质提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进出口总额稳量提质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均完成省下达任务

  1 大湾区建设

  ●加快推进与深圳一体化进程:管好用好深中通道,深入推进深中“六个一体化”;做好深南中城际前期工作;推动深中“组合港”提质增效;完善深中低空飞行航线布局。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广州、佛山科技机构合作;协同珠海、江门谋划共建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规划建设香港—中山高质量发展合作区;推动与澳门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快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提速推进南中城际、深江铁路中山段建设,持续做好岐江新城站、香山站等TOD综合开发;高水平运营新中山客运口岸;完成低空航线及起降点规划编制,推动一批起降点建设。

  ●推动重大发展平台提质增效:火炬开发区深入推进省级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工作,打造创新发展主引擎和产城融合示范区;翠亨新区谋划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样板区”;岐江新城强化金融商贸、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导入,打造中山城市新客厅。

  2 “百千万工程”

  ●持续推进镇域提能:推动有条件的镇街按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推动镇街产业园区、小微园区等平台整合升级;强化片区统筹,探索中心城区、北部三镇一体化发展。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推动省级典型村完成全域提升,打造一批农房风貌提升片区;推动农污治理率达100%。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化十大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大力推广“中山香农”区域品牌;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推动所有涉农村居村级集体年收入超300万元;高标准打造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带;推动百名特聘人才下乡、千名港澳青年入乡、万名大学生返乡。

  ●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全年完成30个小区改造、新开工30个;改造提升紫马岭公园、逸仙湖公园等一批公园;推动一批新建、改造市政道路通车。

  3 扩内需稳外贸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安排359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51亿元;推动超100个工业项目动工、超100个工业项目投产;推进水利、交通、市政、能源等一批补短板、强基础、利长远的项目建设;常态化面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和应用场景。

  ●促进消费优化升级:加大力度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汽车、家电、家居等消费;引进更多首店首发首秀首展,推动山姆会员店等建成开业;加强高品质文化演出、体育赛事、演唱会等市场供给。

  ●推动外贸提质发展:深入实施“百展千企”行动,扩大家电、灯饰等优势产品出口;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带”政策体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2个;大力招引新能源、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4 新质生产力

  ●加快园区载体建设:推动全年新开工项目不少于80个、总投资超150亿元;持续抓好十大主题产业园开发,集中资源打造1-2个示范园区;深入推进国家健康基地扩区提质,支持小榄镇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完善药物试验、药品检验等公共服务功能;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推动液氢储能核心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提质发展光电光学产业,集聚更多优质光电企业;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推进板芙无人机智能生产基地、坦洲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先进材料等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增8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6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积极推进智能家电、板式家具、五金锁具等行业“链式改造”;持续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工业设计赋能行动;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构建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0家以上、单项冠军10家以上;新增400家规上工业企业。

  5 教育科技人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增加学位1590个;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8所、增加学位9000个;推动纪念中学综合楼、市一中月山校区建成启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强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等重大平台;新增不少于1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省级中试平台;积极申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山)科学家小镇;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7万人;支持企业实施“新工匠”培养计划,全市每年培育不少于1000名工匠。

  6 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机制;持续优化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制;实现不少于500个事项全城通办;建好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国企谋划建设一批高品质、上规模的主题产业园;加大国有资本对战略性产业集群投资力度,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动“补改投”改革扩点带面;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建立“田券”指标交易制度;系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跨镇域整治模式。

  7 生态建设

  ●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完成林分优化8000亩、森林抚育2.4万亩;镇村绿化种植乔木不少于40万株;建设碧道20公里。

  ●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推动排水厂网一体化运维全覆盖,劣V类河涌占比降至30%以下;加强鱼塘尾水治理,完成尾水治理6万亩;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0%,实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70%。

  8 文化强市

  ●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建设,培育文明实践精品项目;推进“志愿之城”建设。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支持游戏游艺、数字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完成市全民健身广场升级改造,持续完善镇街体育场馆设施;承办好第十五届全运会、残特奥会和第十四届省中学生运动会。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加快环五桂山文旅资源开发;支持中山温泉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9 民生福祉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关爱新就业群体、治理欠薪等专项行动。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办好办优香山长者饭堂;扎实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扩大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9000套。

  ●建设更高水平健康中山:深入推进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创建市级中医优势专科不少于30个,建成治未病指导干预区域中心4个。

  ●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10 平安中山

  ●筑牢城市安全底线:强化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城镇燃气、消防、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实施非机动车道建设三年行动;完成115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80个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推动西河泵站主体工程完工,完成35个内涝点整治。

  ●深化平安中山建设: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立健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入细致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做优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