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本报记者 黄启艳
采写/本报记者 高倩荷 江慎诺 李颖奇 黄靖怡 黄启艳
持续探索镇域
提能闯新路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镇域提能。推动小榄镇、古镇镇、三乡镇、黄圃镇、三角镇、坦洲镇、沙溪镇、横栏镇等有条件的镇街按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
对此,市人大代表、小榄镇党委书记赵锡雄表示,小榄镇将高位谋划,切实把现代化小城市建设这道题答好答精答出彩,努力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小榄方案”。他表示,当前,小榄镇正主动学习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先进经验,会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市有关部门加快编制《中山市小榄镇创建现代化小城市实施方案》,瞄准经济产业、城乡空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文环境、城市治理等维度系统谋划推进现代化建设,加速推动小榄实现城镇形态全面向城市形态转变。接下来,小榄将立足“精造小榄,雅致菊城”总体定位,按照现代化小城市的标准统筹全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稳扎稳打推动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着力构建现代化小城市建设格局,推动小榄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实现整体跃升。
市人大代表、西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卫华表示,非常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片区统筹、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等内容,认为这是破解资源碎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他说,深中通道通车之后,中心城区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和东岸城区的差距比较大。希望通过探索和推进中心城区的一体化来破解难题,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够统筹整个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在规划、交通、产业、生态保护方面一体化发展。
市政协委员,石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曾伟战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推进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加快建设岐江新城”“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任务,作为中心城区,石岐街道将围绕“香山原点、总部高地”发展定位,重点围绕“激活古城文脉,擦亮香山原点”“筑强产业平台,打造总部高地”“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三方面攻坚突破,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坦洲镇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会霞表示,“小城市”提法正当其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中山镇街规模日益发展壮大。“小城镇”形态已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坦洲镇作为中山市南部大门,毗邻珠澳,地理优势非常明显,希望坦洲镇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当前,坦洲镇制定了三年高质量行动方案,希望能够推动坦洲实现从“小城镇”到“小城市”的华丽转变。
全面激发乡村
发展新动能
市人大代表、阜沙镇阜东村党总支书记周兆章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里很多内容都是农村基层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方面提到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等,进一步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周兆章介绍,此次他带来了两个建议,均是聚焦村集体增收和简化农房报建手续的。他说,阜东村是典型的村集体收入在300万元以下的村居,报告提到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倍增计划,希望对于集体收入较低的村镇,在乡村振兴工业用地的门槛上适当降低,同时简化办理程序,推动村镇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发展集体经济。
市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经贸学院副院长杨国明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发挥强村公司作用”是亮点。强村公司克服了股联社、经联社“特别法人”局限,通过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化治理,能够更有效地推动集体经济对接市场,集聚人才和高端要素,提升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也将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许多‘百千万工程’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农业这块我非常关注。”政协委员李迪斯表示,中山在农业产业园上做了许多工作,打造了很多农业品牌,比如“中山香农”品牌,成为产业振兴、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中山除了拥有丰富的养殖资源以外,还有许多像中山麻鸭、沙栏鸡这样的种子资源。他认为,可以通过加强种子资源保障工作,推动中山在全省农业资源库中走在前列,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