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7版:文化 新闻列表
~~~——
~~~——
~~~——
~~~——
~~~————中日两国艺术家共演交响乐《诗意江南》
~~~——
~~~——
~~~——
~~~——
~~~——
~~~——
~~~——

 
2025年04 11
乙巳年三月十四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7版 2025年04月11日 文化 扩展 收缩 默认

昨日,粤剧名家文汝清到中山纪念中学作分享
老戏骨台上耍花枪 新戏迷台下齐叫好
分享会上,文汝清(前)带着同学们一起耍花枪。本报记者 王云 摄
  4月10日下午,由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一团团长文汝清主讲的“粤乐佳音传校园”文艺名家分享会在中山纪念中学萧友梅艺术馆音乐厅举行,500名高一学生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联及中山日报社联合主办,是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文化兴城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文艺名家“进校园”的方式,与青少年一起聆听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粤剧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本报记者 黄靖怡

  ■培养粤剧年轻观众,从“进校园”开始

  “在很多人印象中,看粤剧就是‘担凳仔,睇大戏’,我小时候,大家都是说看广府戏、广东大戏,但翻开历史书,大约是1920年才出现了粤剧这个名词……”分享会上,文汝清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了粤剧的起源与融合、行当与表演等内容,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从事粤剧行业的趣事与感悟。为拉近学生与粤剧文化的距离,他还现场播放了周星驰著名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鹿鼎记》的精选片段,通过片段中粤剧的跨界融合创作台词、表演,让学生从现代娱乐文化中认识粤剧、感受粤剧魅力。

  “我从2010年开始加入粤剧‘进校园’队伍,当时很多学校都不理解,觉得唱大戏的怎么来到了校园?”文汝清说,多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培养新生代粤剧人,但更多是从演员、音乐、编剧等方面进行年轻化培育,缺少了对年轻观众的重视。“粤剧是我们岭南文化的瑰宝,粤剧‘进校园’不仅是一种娱乐,更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粤剧文化。希望他们可以多看粤剧、了解粤剧。”

  “中山是粤剧之乡,拥有不少观众。去年我们到中山演出,观众的反应相当热烈。海外演出最远到了秘鲁,也有一大帮中山乡亲来捧场,这种粤剧传承氛围十分浓厚。”文汝清认为,传承好粤剧文化,不光在舞台上表演,也要通过融合说唱、电影等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让粤剧像海水一样渗透到各方各面,传播得更广、更快。

  ■名家现场耍花枪,激发学生探索欲

  互动环节中,文汝清现场耍起了花枪,利落的动作引得同学们阵阵喝彩。“有同学愿意上来试一下吗?”在文汝清的带领下,大家争先上台学习花枪把式。

  “老师耍花枪功底深厚,一听到可以上台,我马上就跑上去了。”学生孙楒能表示,这场分享会更偏向于粤剧专业知识科普,让从未关注过粤剧的他拓展了见闻。“之后我看电影,也会多留意里面的粤剧元素,希望以后能有名家现场表演,让大家引起更多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我是外地学生,很好奇广东传统文化,这次分享会很好地满足了我们当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在校园生活当中,除了课本、教材,了解国家、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蒋思源透露,其实一开始期待值并不高,但随着文汝清的讲授,自己越来越着迷,“尤其是后面的互动环节,体验感非常好。”

  学生孟梓寒点赞了这次分享会,“活动趣味性十足,还很新奇,老师通过影音介绍了粤剧的背景、历史,还分享了许多亲身经历的故事,最后让大家上台体验粤剧里的提枪等表演动作,不但能加深我们对粤剧的理解,也能激发对粤剧、对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的探索欲。”

  名家链接

  文汝清,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一级演员,中国内地粤剧演员,广东粤剧院一团团长、领衔主演,工小生、小武行当,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他曾主演《狸猫换太子》《范蠡献西施》《魂牵珠玑巷》等剧目,受到专家及观众的好评并荣获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金花奖”,2016年被文化部评选为“青年拔尖人才”。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