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
~~~——
~~~——

 
2025年04 18
乙巳年三月廿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5年04月18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通过多方合力和精准施策,横栏镇纪委监督推动符合条件的5户住房困难家庭全部完成改造
“一户一策”圆了困难群众“安居梦”
  4月14日上午,阳光普照,66岁的独居老人李伯悠闲地在家中忙活,谁能想象,他不久前还“蜗居”在破旧不堪、夏漏雨冬漏风的农房里,“能这么快住上新房,感谢镇政府、镇纪委的帮助。”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伯难掩喜悦。

  像李伯这样住进新房的住房困难家庭并非个例。近两年,横栏镇纪委通过一系列举措,监督推动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5户住房困难家庭全部完成改造,其中4户拆旧建新、1户修缮,稳稳托举起了困难群众的“安居梦”。

  本报记者 高倩荷 通讯员 钟继宣

  ■多方合力,独居老人喜迁新居

  在横栏镇横东三村海边街26号,一座崭新的农房在暖阳下格外亮眼。新房约43平方米,虽然面积不大,但厨房、卫浴、客厅、房间等功能分区一应俱全,屋内贴了瓷砖,外墙也粉刷一新。“以前旧房墙壁都是烂的,一下雨屋子里就像‘水帘洞’,到处都得用盆接着。”李伯回忆起过去的居住条件,仍忍不住摇头皱眉。

  上世纪80年代,李伯的哥哥在此建起了一间近40平方米的平房,并向村集体生产队申领了房屋证。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房产证姓名与李伯名字不符。2022年12月,经镇住建局、公共服务办摸排,这处农房已沦为C级危房,拆旧重建迫在眉睫。

  “起初因资金困难,他对危房改造十分抗拒。”横栏镇纪委联合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公共服务办及村委会组成工作组,多次上门耐心劝说,最终打动了李伯,横东三村海边街26号顺利被纳入2024年危房改造项目。

  2023年12月,横栏镇纪委正式启动对危房改造的监督督办工作。工作人员多次走访,深入了解李伯的改造需求,督促相关部门加快进度、解读政策、加大帮扶。2024年1月起,工作组协助李伯开展换证工作。5月,换证完成,建设随即开启。历经约8个月的紧张施工,新房顺利竣工。

  为缓解建房者资金压力,政府为建房期间在外租房的房主提供救助,横东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组还积极发动爱心企业定向捐助。李伯就获得了企业资助的2万元。

  ■精准施策,托举困难群众“安居梦”

  李伯家的危房改造,是横栏镇推动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一个缩影。横栏镇纪委工作人员介绍,为落实中山市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安全保障工作,2023年至2024年,横栏镇纪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开展工作。

  “2023年12月,启动工作后,我们全力督促横栏镇城建管理局、各村(社区)对全镇六类住房困难家庭房屋安全隐患进行摸底调查。经排查,横栏镇困难家庭住房共201户,涉及安全隐患的房屋5户,其中C级3户、B级2户。”横栏镇纪委工作人员感慨:“看到有些群众的房屋破败不堪甚至‘水浸屋’,这是迫切的民生需求。”

  了解到困难家庭的住房难题后,横栏镇纪委推动职能部门和村(社区)对摸底调查情况同步建档,设立临时庇护场所,确保“出现一户,解决一户”;落实资金安排、人力调配、应急处置等保障工作,坚持“一户一策”制定改造方案。

  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的房屋涉及复杂的继承问题,例如有一户困难对象,继承人之间一直未能理清房屋继承事宜,导致改造工作停滞不前。除此之外,还要面对群众对危房改造政策不理解、改造资金不足等诸多困境。”横栏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回忆道。

  为此,横栏镇纪委先后召开4次监督推进会,市、镇、村多方联动共8次入户走访,打消群众顾虑,并推动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广泛发动辖区内建筑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捐资捐物助力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最终,横栏镇共有4家企业通过支援钢筋混凝土、施工班组和装修家具等措施提供助力,涉及帮扶金额约18万元。经过一年多努力,横栏镇这5户符合危房改造政策的住房困难家庭,终于都住上了明亮的新房。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