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国龙:一起读写是最诗意的陪伴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龙以“最诗意的陪伴:一起阅读和写作”为主题,为中山读者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且干货十足的阅读指导。
讲座中,张国龙将亲子阅读分为多个阶段,各阶段策略不同。在孩子8个月到4岁时,主要是把孩子抱在怀里给他读。他表示,这个阶段重在培养孩子专注力、训练坐功,只需纯粹地读,可以不求甚解。“我小时候读了很多书,但我的作文在班上并不突出。直到大学,阅读积累的优势才渐渐显现出来。”张国龙的一番话,让家长们对阅读的长期效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阅读,张国龙还在讲座中强调写作训练要从娃娃抓起。他家孩子一年级时,在生活点滴中开启写作启蒙。比如孩子在雪地里玩耍时说的“我在雪地里盖下印章,寄给远方的朋友”,就被张国龙记录下来当作儿童诗,还引导孩子优化表达。写作文时,张国龙教导孩子从日常生活取材,如写养小动物,孩子从实际考虑选择养鸭子,还融入想象,让作文增色不少。
■暨大博士马伟明:以文学创作探寻历史真相
暨南大学历史学博士马伟明围绕近期发布的新书《土木堡狼事》带来精彩分享,带领读者走进历史与武侠交织的“江湖世界”,深度探讨了关于历史、勇气与生存的多重内涵。
马伟明分享了《土木堡狼事》背后的创作故事。书中,马伟明将真实历史背景与虚构武侠情节巧妙结合,讲述了狼人寻亲过程中卷入江湖武林纷争,后被历史裹挟,参与“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历史无法改写和捏造,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经过严谨考究,要确保虚构情节在历史框架下的合理性。”马伟明坦言,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历史考证工作繁琐艰辛,需要反复查阅大量资料,以做到更加严谨,如此才能引发读者对历史真相与人性的深入思考。
马伟明表示,在角色塑造上,《土木堡狼事》中虚构人物的名字大有讲究,多来自他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希望大家看到的内容,不仅仅只是历史故事和人物的塑造,还有更深层的背后哲学。”他表示。分享会最后,马伟明以全书主旨“心有大愿,行必将至”赠予读者,鼓励大家以此信念阅读此书,感悟生活。
今年读书月,带领市民边玩边读“沉浸式整活”
四月芳菲,书香满城。4月26日,第二十三届中山读书月活动在中山纪念图书馆热闹上演。在一片书香氤氲中,“百人齐诵共读半小时”、书香集市、以书换蔬、“悦读·悦享”晒书会、悦读梦想主题活动、国风主题互动活动等现场配套活动,串珠成链,打造“阅读的盛会,读者的节日”,乐趣横生,吸引众多市民开启沉浸式书香之旅。
■百人共读:传统经典篇目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上午10时30分,图书馆一楼草坪阶梯传来了阵阵读书声。来自同方颐和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参加“百人齐诵·共读半小时——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活动,通过共同诵读《论语》经典篇目,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身穿红色汉服的郭文昱与妈妈张女士一起参加了读书活动。“论语是国学经典,小朋友读这个很有意义。”张女士说,通过活动,她也明白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未来会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阅读传统经典书籍。
■国风雅集:诗词浸润童心
“来,我们背一背《春晓》,成功背诵成功就可以集章打卡,领取一枚书签……”活动现场,中山市汉文化促进会会长杨银竹身穿华丽汉服,正与参与者进行诗词对答活动。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一群读书爱好者化身影视作品中的文人墨客,穿梭在图书馆一楼和连廊处,参与互动游戏,通过国风秀与快闪吟诗活动,将阅读与国风巧妙融合,营造浓厚书香氛围的同时,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书籍换蔬:让旧书“焕发新生”
下午,图书馆一楼连廊十分热闹。“以书换蔬 传递书香”“悦读悦享”晒书会等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记者看到,孩子们纷纷带着自己闲置的课外书到晒书会服务区领取兑换券。按照一张兑换券换取一本书或1份蔬菜的原则,他们有的带走换取的新书籍,有的领取由中山公用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新鲜蔬菜,如生菜、茄子、胡萝卜和西蓝花等。
“本次活动旨在推广‘书籍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该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准备了近500份蔬菜,在活动开展两个小时后,3名工作人员和市民已经交换了一半蔬菜。活动收集到的书籍将捐赠用于“爱心书屋”项目,让闲置书籍焕发“新生机”。
统筹/何淼 王帆
文/本报记者 李颖奇 袁婵 杨健
余晓霖 罗杨鸿 见习记者 方馨娉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 王云 冯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