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作意向书,三方将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以“技能+科研”模式,构建“理论-技能-产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为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及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及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成果产业化;共建产教联盟、实践基地,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闭环生态;整合院校科研资源和企业技术设备,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三方合作打破传统校企合作的物理边界,以中山市技师学院“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与研究中心的优势资源和人才智慧为基底建设“湾区检测服务中心”,让研究中心的尖端科研能力、技师学院的技能人才储备与健康基地的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化学聚合,创新“共享实验室”模式,重点布局特殊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价、功能性成分检测、药品生产工艺验证等关键技术环节,为健康基地集团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上市”的全周期检测支持,目标打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专业化、开放型检测服务与技术创新平台。
“从没想过自己从技工院校出身,有朝一日能穿上科研人员的‘白大褂’。”中山市技师学院食品化工系的学生冯键希与同学将于5月6日到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贵细中药材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实习,还有机会入职该中心。在冯键希看来,自己非常幸运,以往学长学姐的实习和就业去向多为企业,而他可以借助这次合作获得“跨界”科研的“直通车”。
健康基地集团党委委员涂莉透露,她了解到中山市技师学院学生十分“抢手”,基地内中智药业、咀香园等不少企业都和该学院有着良好合作,对学生评价很高,“这种‘科研助理’制度不仅为技能人才开辟职业新赛道,更让科研界、产业界直接获取‘即来即用’技术力量,三方合力可以不断提升药品研发制造品质,把中山食品板块打造得更加丰富,闯出中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天地,拓展更多可能性。”
近几年来,中山市技师学院平均每年向社会输送2000余名毕业生,其中90%以上在中山本土就业。此次重点合作的食品化工系每年向社会输送约250名学生。中山市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将教育链嵌入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创新链,打破了以往的“单一输送”模式,实现“生态共建”,将有力推动产教融合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中山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培育更多高技能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