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不少国家张开双臂,开启了激烈的“抢人模式”。
■美科研人员:这活儿没法干了
在美国政府削减开支、大规模裁员的新政策冲击下,许多美国科研人员表示,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英国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近期刊发的多篇文章谈到了美国科研人员的无助状态。
一些科研人员通过社交媒体等,哀叹自己的科研经费突然被取消、职业发展受阻。有在美政府机构工作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已出现人手不足、负担不起出版费或实验室用品等情况。
美国国家博士后协会就今年1月20日至2月28日期间联邦行政部门措施对博士后群体的影响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93名受访博士后中,43%的人说自己的工作或职位受到威胁,35%的人表示他们的研究被推迟或处于危险之中。
《自然》近日刊文说,美国已出现科研人才外流迹象。文章援引同属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专注于科研人才职业发展的“自然职场”平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3月,美国科研人员提交的海外工作申请较2024年同期增长32%,在该平台浏览海外工作岗位的美国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5%。
■人才争夺战:多国抛出“橄榄枝”
对于有意离开美国的科研人才,一些国家已迫不及待出手“抢人”。美国《科学》杂志3月刊文说,法国是行动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高校到政府都已行动起来。3月初,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启动名为“科学安全之地”的研究支持项目,向美国科研人才抛出“橄榄枝”。4月18日,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宣布启动“选择法国科研”平台,旨在借全球科研人员大规模流动之机,吸引国际学者赴法或赴欧开展研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会长帕特里克·克拉默访美期间,于4月7日宣布启动“马克斯·普朗克跨大西洋计划”,意在与美国顶尖科研机构新建若干联合研究中心,增加博士后培养名额,招揽青年学者以及不得不离开美国的杰出学者到该协会下属研究所工作。
澳大利亚也在积极行动。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切纳帕蒂·贾格迪什4月17日发表声明,宣布启动全球人才引进计划以快速招募美国顶尖科研人才。声明说,这对澳大利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可吸引欲离开美国的顶尖人才到澳大利亚扎根,培育下一代本土科学家和创新者。“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抓住这个机会”。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