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挺起“产业脊梁”——中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调研 新闻列表
~~~——佛山近年不断引领陶瓷企业树立“领先”和“差异化”市场战略,破除“内卷式”竞争

 
2025年05 13
乙巳年四月十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5年05月13日 挺起“产业脊梁”——中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调研 扩展 收缩 默认

逆势突围抢占“微笑曲线”两端
佛山近年不断引领陶瓷企业树立“领先”和“差异化”市场战略,破除“内卷式”竞争
金意陶总部展厅里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恍惚间如置身陶瓷艺术馆。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金意陶公司近年推出的新产品发泡陶瓷。
金意陶集团副总经理侯波接受记者采访。
  文/本报记者 李颖奇 徐钧钻

  图/本报记者 缪晓剑

  4月23日下午,第137届广交会正在火热进行,距离广交会展馆不到40公里的佛山禅城智慧新城,园区的停车位同样一位难求。陶瓷行业一直都是佛山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个智慧新城园区集聚了陶瓷行业的十多家头部企业。一拨拨客商步入了金意陶总部展厅,琳琅满目的建陶产品,让人恍惚间如置身于陶瓷艺术馆。商家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慨中寻觅合作商机。

  与许多传统行业一样,近年来,建陶行业也面临着能源成本上涨、房地产增长乏力及外贸形势承压等挑战。由中山日报社、中山广播电视台记者组成的“挺起‘产业脊梁’——中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型深调研采访团当天来到被誉为“南国陶都”的佛山市,看到许多企业正以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技术抢占“细分市场”,破解“内卷式”竞争,向新突围。中山灯饰和佛山陶瓷有许多相似之处,业内人士建议,灯饰产业自强,要在以质取胜、品牌塑造和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谋篇布局,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从“卖产品”到输出“品质生活”

  在金意陶的展厅里,瓷砖样品如同一幅幅油画作品被装裱起来,细腻的纹理在射灯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各类精心打造的陶瓷艺术品穿插其间。金意陶集团副总经理侯波向记者介绍这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成长之路时很谦虚,“这有幸运的成分,更多的是我们品牌战略选择的必然。”

  2004年,创始人何乾创立金意陶时,行业还流行抛光砖。当许多企业还在卷价格时,金意陶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打点磨砂工艺、亚光干粒、斑点坯等工艺,推出了具有独特纹理和质感的小规格亚光仿古产品,顿时打开经典仿古砖的细分品类,在“小市场”里瞬间取得“大份额”,奠定企业差异化基因。随着新中式审美的崛起,许多企业还在犹豫转换赛道时,金意陶已在仿古砖的赛道里打响名堂。“这也坚定了我们做不一样的瓷砖的品牌定位。”

  事实上,有什么样的品牌定位,决定企业有什么样的产品。此后,无论是2011年率先推出具有逼真纹理效果的“老船木”木纹产品,还是后来独家推出的糖果釉工艺产品,还是近两年开始积极研发和推广的艺术金属工艺,金意陶始终保持“领先”和“差异化”的市场战略。该公司还成立了自己的产业研究院,雄厚的研发团队有着一套完整的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时刻在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上抢占先机。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金意陶做出一项在陶瓷行业具有突破性的决策——以高于行业同等职位两倍的薪资,聘请了意大利资深设计师主导中高端产品的研发设计。这在当时堪称“行业首例”的人才战略,不仅打破国内陶瓷企业依赖本土设计的传统模式,更通过引入国际前沿审美与工艺标准,抢占“微笑曲线”的两端。

  “真正的品牌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主义。”侯波说,中山的灯饰产业和佛山的陶瓷产业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创新难、模仿快。一个新产品刚刚推出,展会还没结束,市场已有满目同类的产品。金意陶一方面坚持研发一代、储存一代、生产一代的产品策略,保持产品线的前瞻性;另一方面,通过易传播的品牌故事,让消费者对品牌有了情绪记忆和品牌印象。近年来,金意陶还让设计赋能家居消费,让消费者参与家居设计。这就让消费者在每一次消费选择中都获得“产品+情感+文化”的深度共鸣,在差异化的赛道上挖开了一条价值竞争的“护城河”。

  不只金意陶一家企业,品牌塑造方面,佛山近年来提出了擦亮“有家就有佛山造”产业IP,打造了一批家居领域“佛山标准”产品,成功塑造佛山制造工业优品(简称“佛山优品”),此外,还通过“优品无忧”的品牌形象等一系列行动,极大地提升了包括陶瓷在内的泛家居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古镇灯饰享誉全球,全国市场七成、全球市场五成的灯饰来自中山,近年来,也有不少古镇灯饰通过设计赋能抢占中高端市场,然而,缺乏叫得响的大众品牌、营销模式缺乏创新等短板,让许多古镇灯企成为了贸易商的配角。业内人士建议,在外贸承压的当下,政府要加强引导,企业要积极突围,通过讲好品牌故事,延展产品价值,突破路径依赖,才能在“内销赛道”突围,打造更多的“国民爆款”,从而让古镇灯饰的名字成为千家万户的“香饽饽”。

  布局新赛道 开拓新市场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能。当前无论是陶瓷行业,还是灯饰行业,都处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其中,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房屋旧改和文旅融合等利好政策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乘坐电梯,侯波带着采访团来到另一层的金绿能发泡陶瓷系列产品展厅。一块块轻质多孔的发泡陶瓷板材整齐陈列,通过多场景展示,展现出无限的市场潜力。据悉,这是金意陶公司通过消耗陶瓷产品的废渣废料,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的绿色建材。此举既能实现废物利用又开拓了新的市场。展厅内,一块块发泡陶瓷材料有的做成了建筑的结构改造部件,有的充当高效隔音防火的建筑材料,据介绍,该材料还可以雕刻成轻便的外墙装饰,成为文旅街区可圈可点的艺术品。据悉,该材料目前已经研发了基板系列、墙系列、装饰一体板系列、艺术格子系列和构件系列等产品,迎合了当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风向。

  侯波介绍,早在2017年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与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导向,金意陶就提出了“一核两翼”战略——在巩固瓷砖主核主业的同时,向岩板和绿能新材料两个新兴领域延伸。集团创始人何乾通过创建广东省金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绿色建筑材料,成功为企业找到增长的“第二曲线”。

  “金绿能科技”现已为国内诸多政府城市更新工程、商业连锁和地产项目提供了建筑及装饰解决方案。如深圳万科万村、十堰百强世纪城综合体、景德镇陶溪川、南充三公街、珠海国维中央广场、清远职教城等项目都使用了该公司的产品。随着“双碳”时代临近,这将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新蓝海。“事实上,中国从来不缺产能。企业家的眼光必须超前,才能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在产能内卷之前,提前跑入下一个增长曲线。”侯波如是说。

  今年“好房子”概念首次出现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成为好房子的关键词。同时,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全国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过六万个,预计2025年城中村改造及设备更新投资规模将高达4万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泛家居产业正面临着从研发端、生产端和营销端,必须全面适配存量时代的发展逻辑。

  在佛山,除了金意陶,一些优秀的陶瓷企业也开始将市场触角伸向了这个万亿级的城市更新市场——

  在第42届佛山陶博会上,天安新材推出了装配式全屋环保快装产品体系,通过整合瓷砖、墙板、地板、定制柜、室内门等多品类产品,可以实现旧改快装,解决家装改造时间长、噪声大、污染重等问题。

  东鹏新材的一款以生态石卫浴盆打造的场景吸引了不少客商询问。场景内“低碳可持续的浴室新体验”中英文对照的标题十分醒目。根据企业测算,每一个生态石卫浴盆能节省7.5千克陶瓷原材料,并且还利用了70%的固废材料,每个卫浴盆能够减少13.1千克的CO2e排放。这无疑是陶瓷行业的又一颠覆性创新。

  曾几何时,从白炽灯到LED的技术变革,为古镇灯饰提供了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机遇。如今又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我们有理由相信,充满变革时代,拥有无限想象力的中国市场将继续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照明体验和价值。而不内卷的市场环境,永远属于敢喝“头啖汤”的人。

  【记者手记】

  企业转型升级要有 “用筷子夹苍蝇”的基本功

  传统行业“内卷”不是新鲜事,能源涨价、地产疲软、外贸遇冷,当一些企业还在同质化竞争中挣扎,佛山陶瓷一家头部企业的成功破局印证一个道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佛山金意陶是建陶行业数得上名字的头部企业。20年前,当同行还在靠低价血拼时,这家企业就准确预见了审美变化,用仿古砖撕开市场缺口,把“差异化”刻进基因。近几年,从新中式爆款到废渣再生的发泡陶瓷,企业始终践行“领先一步”的市场战略,用“技术创新”+“品牌故事”构建竞争壁垒,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跑道上和对手迅速地拉开距离。

  当部分企业把“内卷”归咎于外部环境,却不愿在研发和设计上砸钱,不愿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时,金意陶的突围恰恰说明,传统产业的“老路”越走越窄,企业家要有“用筷子夹苍蝇”的基本功,准确快速地捕捉市场动向,该出手时就出手。唯有以技术创新为矛、以品牌建设为盾,才能进退有据、步步为营。

  那些还在等风口、盼政策的企业,或许该醒醒了——时代的淘汰从来不给慢半拍的人留机会。

  当一个地方出现越来越多“金意陶”,当一个个新产品、新模式、新渠道和新业态在佛山陶瓷行业诞生,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了更多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成果,与近年来佛山政府积极布局数智化改造、人工智能+制造业、“佛山标准”建设,提出“有家就有佛山造”的地域品牌不无关系。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单打独斗的企业,永远干不过抱团作战的产业集群。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品牌形象的统一输出,已让佛山陶瓷不再是散兵游勇,而是手握“组合拳”的集团军。

  高质量发展没有现成模板,主动破局、持续创新,方能行稳致远。佛山和中山同属制造业大市、制造业强市,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地上,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山企业迈步在“从制造到智造”“从工厂到品牌”的升级之路上,释放出“老树发新芽”的无限潜力,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本报记者 徐钧钻 李颖奇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