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会上,刘承元以盈利能力超强的“精益AI”标杆企业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精益管理从“成本控制工具”到“企业持续盈利体系”的升级逻辑。他通过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行业案例,揭示了全员改善机制如何通过基层创新激活组织效能,以及跨部门价值流协同如何缩短产品交付周期。针对品质管理,刘承元特别强调防呆防错工具的“零缺陷”理念,指出其核心在于通过流程设计消除人为失误,而非事后检验。
在AI赋能环节,刘承元进一步指出,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为企业带来革命性变革。他深入剖析了AI在精益改善中的多元应用场景,从智能排产优化生产流程,到质量预测降低次品率,再到设备维护实现预防性管理,全方位展示了AI技术如何简化管理流程、提升企业决策效率,为企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
超人节能厨卫董事长罗子健以企业33年发展历程为脉络,分享了企业凭借“精益创业,AI赋能”理念脱颖而出的成功经验。该企业通过精益用户调研,发现传统灶具“火力不稳定”“油烟控制难”的痛点,通过精准控制,把AI技术应用于智能猛火灶,实现烹饪全程自动控烟、控温,确保烹饪出健康美味。“细分市场选择是精益管理关键,所有行业都可以用‘精益+爆品+AI+新媒体’重做一遍。”罗子健如是说。
同期分享的企业家陈琼、李可为,分别从智能家居供应链优化和工业AI视觉检测角度,展示了AI在库存周转率提升(某企业库存周期从45天压缩至28天)和缺陷检测效率提升(误检率从8%降至1.2%)的实战成果,印证了AI赋能的多元可能性。
在“AI与社会环境市场关系”圆桌论坛中,湖南商会企业家代表围绕“技术向善”展开深度对话。论坛共识指出,AI在重构供应链效率(如某企业订单响应速度提升50%)的同时,需警惕数据垄断与算法歧视风险。与会者倡议建立“人机协同”的包容性发展框架——保留精益管理中“尊重员工智慧”的核心,让AI成为员工改善提案的数字化助手。论坛为传统制造业转型留下“效率与人文平衡”的深度思考。
湖南商会会长陈秋桂表示,未来将通过搭建“精益方法论培训+AI技术对接+跨行业案例库”的生态平台,推动会员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筑基、数字化技术赋能、智能化生态升级”的三阶跃迁,助力传统产业在AI浪潮中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当天,湖南商会还举行了第五届理监事会就职仪式,并颁发理监事会第五届会长牌匾和第五届监事长牌匾。
本报记者 颜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