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7版:时事 新闻列表
~~~——
~~~——
~~~——
~~~——
~~~——
~~~————雅典“古都文明对话”侧记
~~~————访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数据专家
~~~——

 
2025年06 12
乙巳年五月十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7版 2025年06月12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以文明之光照亮和平之路
——雅典“古都文明对话”侧记
  初夏晨光轻抚雅典大学哲学院图书馆石阶,斑驳光影中,橄榄枝叶随风摇曳。学院长廊两侧陈列着记录圆明园沧桑的历史影像,与镌刻在石墙上的古希腊诗人名句遥相呼应。

  此刻,两个曾历经战火与劫难的古老文明在这里对话,以“文明与和平: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为主题的“古都文明对话”交流活动10日在雅典启幕。当天适逢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来自中国、希腊、英国、美国等国的代表、专家学者与青年学子齐聚一堂,溯源文明根脉,共议变局下的文化担当,探讨古老文明在当代的传承创新与对话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埃内斯托·奥托内·拉米雷斯在视频致辞中说:“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初衷,正是秉承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通过文明间对话促进和平,也是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的应有之义。”他特别指出,基于相互尊重、包容、开放的文化交流,是凝聚人类共识的关键,守护和平的信念必须深植人心。

  从希腊到中国,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一个诞生于爱琴海的山巅,一个盛开于东方的皇家园林。一个象征着理性与秩序,一个凝结着自然与哲思。它们都曾辉煌,却也同样经历过战火与劫掠,留下断壁残垣,也沉淀出跨越时空的文化张力与创伤记忆。

  谈及这次对话的初衷,“古都文明对话”主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熊澄宇表示:“从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到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古希腊智慧与中国‘和合’理念殊途同归。今天,中国与希腊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古老文明之间的彼此借鉴,更是为了一起寻找破解当今世界动荡格局的历史智慧。”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在主题演讲中也表示:“我们的目的不只是探寻过去,更是希望通过对话激活文明的潜力,让历史的记忆转化为现实的启迪。”

  在这片孕育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土地上,多国青年学子围绕“遗产保护与青年行动”“数字时代的文明认知”“和平传承的新生力量”等议题展开讨论。他们观点鲜明、视野开阔,展现出年青一代对文明多样性与和平发展的深刻思考。

  “我们研究历史,正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希腊克里特大学副教授雅典娜·卡武拉基说,“帕特农神庙和圆明园都提醒我们,和平必须被守护、被传承。”

  牛津大学考古学博士傅雨欣认为:“文明的本质,是一种持续生成的过程。当不同文化通过尊重、理解与倾听相遇,就如同河流在交汇之处孕育新的生命。文明不是博物馆里的遗迹,而是我们今天如何相互看见的方式。”

  从巴黎到斋普尔,从雅典到更多城市,“古都文明对话”正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交流平台。文明对话始终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地增进理解、缔结纽带、播种希望。有希腊学子在留言板上写下如下寄语:“真正的对话,始于倾听的诚意。”新华社雅典6月11日电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