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
~~~——
~~~——

 
2025年07 03
乙巳年六月初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07月03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市在建和谋划的铁路里程超200公里,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外畅通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正加快打造
朝着“轨道上的大湾区” 核心节点城市全速迈进
高空拍摄南中城际兴中站全景。 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统筹/黄启艳 采写/本报记者 高倩荷

  岭南盛夏,6月24日下午3时,南中城际兴中站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南北向左线的大型盾构机正在掘进,发出阵阵轰鸣,工程人员在高温中挥汗作业。这幅如火如荼的建设图景,正是中山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生动注脚。

  如今的中山轨道交通,正以“满弓劲发”之势向全域延伸,轨道交通网络正从“单点突破”向“串珠成链”升级,全市在建和谋划的铁路里程超200公里,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外畅通的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正加快打造,朝着“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节点城市全速迈进。

  ■向难而行:荆棘满途迎破局

  “去广州的话,乘坐广珠城轨,或者自己开车也要一个多小时,以后开通了南中城际之后就会很方便,随时都可以走,时间也大大缩短。”市民邹先生说,希望这个轨道线路能够带动周边经济,以后去广州就很方便。

  曾几何时,轨道交通是中山的“发展之渴”。当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市相继开通城市轨道,珠海、江门、惠州等城市加快轨道交通规划研究,中山的铁路通车里程排在湾区城市末位。仅有的客运铁路——广珠城际对外仍要依赖广州南站换乘,直线通达能力弱、乘车耗费时间长、换乘体验感差。“一进一退”间,中山在珠江西岸轨道网络中的地位,已从广珠主轴上的重要节点转变为广州(南沙)、佛山、珠海、江门等包围圈层中的真空地带。

  随着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中山轨道交通发展迎来转机。作为大湾区“黄金内湾”重要节点城市,中山聚焦市民所急、所需、所盼,按下轨道交通发展“加速键”,以“破竹之势”刷新历史!2021年,国家级客货兼备铁路——南沙港铁路开通货运,钢铁大动脉首次贯通中山市域东西;2022年,深江铁路全线动工建设;2023年,南中城际举行动工仪式,这些大交通将助力中山腾飞发展。

  ■奋起直追:跨越空白创奇迹

  在轨道交通建设的道路上,中山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决心。“跨市城际轨道项目从启动到动工,按照常规推进时间需要两年。”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四级调研员、中山市轨道事务中心负责人梁锦灿自豪地说道。“南中城际从2022年3月启动集中攻坚,到最终落地具备施工条件,中山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仅用时11个月,较常规周期缩短超50%。”

  这份“中山速度”的背后,是无数个“不可能变可能”的瞬间,是无数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目前,南中城际13个工点全面动工,16台次盾构轰鸣启程,2台次盾构顺利贯通。然而,大规模施工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作为中山首条自主建设的城际铁路,市人大、政协也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多次到现场调研督导。施工方也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影响。

  “听说南中城际通车后,市民在岐江新城站上车直达广州的珠江新城只需45分钟。”家住附近的市民简女士对此充满期待。但由于工程所在路段是主要路段,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上下班高峰时段堵车。“推进市政方面的建设,会让生活质量提高,让整个中山有更好发展,大部分群众都是能够理解的,大家都能够熬过这个过渡期。”

  南中城际兴中站所在的工点位置——兴中道贯穿城市南北的交通主轴。“既要抢进度,又不能让市民出行太受影响。”中交四航局南中城际一标一工区项目副书记黎卓健指着工地外围的绿植围挡介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严格按照“六个100%”,落实文明施工各项要求,设置了绿植隔音围挡、喷淋系统等降噪除尘设备,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更细致的考量藏在细节里。为减少早高峰拥堵,施工方与交警部门联动优化信号灯,在高峰时段安排交通疏解员在主要路口指挥;在保证最小施工空间的前提下压缩围蔽范围,保证道路通行空间;完善夜间警示标识,保证通行安全;及时调整临时导改方案,多次优化围挡布局,重划路面标线,保障人车分流等。

  “目前南中城际兴中站主体结构施工已接近尾声,兴中站后存车线已完成前期工程各项工作。项目团队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施工,全力为中山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黎卓健介绍说。

  ■腾飞:从单点突破到湾区织网

  中山轨道交通的腾飞,不仅体现在单条线路的建设上,更在于其网络布局的逐步完善。当前,深南中城际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深江铁路洪奇沥、磨刀门、鸡鸦水道、小榄水道四座水道桥施工如火如荼,其中鸡鸦水道特大桥率先完成主塔全部封顶;南沙港铁路新增客运功能工程已基本完工。轨道上的中山,正从“洼地”逐渐隆起,成为湾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中山将更好地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等南中城际通车,我就把每周去广州进货的频率从‘一周两次’改成‘一周四次’。”在龙瑞国际服装城做批发生意的林女士算了笔账:现在自驾走广珠西线高速,耗时1.5小时;未来坐城际铁路,45分钟直达,“通勤效率高了,生活更便捷了。”

  未来,中山将驶入轨道交通快车道,联通湾区各大城市,畅通中山轨道交通“东承、西接、南联、北融”网络格局,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为中山高质量发展铺就“新车道”,更好支撑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