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时事 新闻列表
~~~——
~~~——
~~~——
~~~——
~~~——
~~~——

 
2025年07 23
乙巳年六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5版 2025年07月23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广西防城港:一座与浪花共舞的城市
繁忙的防城港码头(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发
  炎炎夏日,晨光初现,微风过处,层层海浪涌向防城港。

  大海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人海共生是永恒的主题。

  漫步在防城港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上,可以看到一条“绿色长城”蜿蜒伸展,这是一条集生态防护、景观优化与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海堤。红树林形成生态屏障,秋茄、桐花树等交错生长,白鹭在退潮后的滩涂上优雅觅食。

  通过“红树林+海堤+滨海植被”的模式,生态海堤不再是冰冷的混凝土墙,而是融合了潜坝、人工鱼礁和滨海植被的复合系统。

  当台风来袭,这些带着铰链护坡砖和红树林缓冲带的海堤,能够有效消浪、促淤固滩,削弱风暴潮和海浪的直接冲刷力,既化解了惊涛拍岸的冲击,又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此外,城市核心区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如同城市的“血管网络”,智能分流雨水与生活污水,确保极端天气下城市生命线的持续畅通。城市沙滩美化亮化工程通过数千米的滨海绿道与微地形处理,强化了防风消浪功能。

  “以生态为基、以地形为盾”的空间设计策略,将自然地形与韧性设计融合,展现出独特的防灾智慧,让防城港始终保持着自然呼吸与人居安全。

  这座与浪花共舞的城市,其建设智慧不仅体现在面朝大海的防灾系统中,也体现在融和自然的景观建设里。

  “防城港老城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丘陵河谷小平原内的防城区,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容,城区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沿着防城江两岸南下向滨海小平原延伸,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让渔澫半岛的城区往北扩容,一南一北‘双向奔赴’最终整个城区才连成片。”防城港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颜良友说。

  为了确保市民在城区多个位置能“开门见海”,防城港严格控制滨海、滨河地区的建筑高度和密度,海湾核心滨水区更是严禁建设超高建筑。同时,城市建设中预留了多条从城市纵深向海滨的视线通廊。

  由近海沙滩、公园低缓区、居住和商务区以及丘陵山体组成的城市风景区,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美不胜收。

  针对山地丘陵和小平原为主的地形特点,防城港突出“山海湾城”相融的特色地理格局。

  城市主干道沿江沿海而建,穿行江湾之间,道路两侧园林绿化景观精雕细琢。在城市中心区,伏波文化园、西岸公园等特色公园广场,展现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海洋城市文化。

  落日余晖下,船舶的汽笛声浑厚如远古的号角。山海相依、人海共生的美景令人驻足流连。

  新华社南宁7月22日电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