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故障点了!”近日,在石岐街道一处故障电路排查点,中山供电局石岐供电分局配电维修班副班长刘樾佩戴的“耳机”内传来电流“噼啪”作响的异动时,他心中一喜,下一刻便精准判断出此处水泥地下埋藏着寻觅已久的故障电缆。工作8年来,刘樾一路见证了配网自动化改造和供电可靠性的提升。这些天在高温天气下工作时,刘樾不禁感慨:“现在有了智能设备,出去外面检修的次数比以前少了,我们检修的速度也快了。”
■参与中山配电自动化改造
父母都是电力工人、来自东北的“90后”小伙子刘樾对这份工作并不陌生。2018年,从东北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刘樾便来到中山供电局石岐供电分局,从一名配电运维班班员做起。从业之初,他便赶上了配电自动化改造的浪潮,积极投入其中。
2018年,我市中心城区开展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改造,2020年便全面完成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改造,改造的目的在于提升供电可靠性,缩短电力故障后恢复供应的时间。改造过程中,刘樾开展工作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从周六凌晨五点持续工作至周日凌晨两点,总时长21小时的“鏖战”。
平时在工作中,刘樾碰到一些棘手的、不懂的问题也会积极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并且定期回顾,做到查漏补缺。在他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研制的“带电接火”接头,不仅做好了线与线之间替换时的安全保障,还大幅提升了效率。
2024年,凭借着娴熟的业务能力和较好的综合表现,刘樾从普通的配电运维班班员晋升为配电运维班副班长。
■东北小伙冲在酷热一线
作为一名东北小伙子,刘樾坦言来到广东最大的感受就是——“太热了!”即便本身很怕热,但一有任务时,刘樾还是牢记自身党员身份和工作职责,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线,带领配电运维班高效开展工作。
今年7月17日,中山供电局石岐供电分局接到居民反馈的用电问题后,第一时间采取了临时的供电措施。刘樾介绍说:“临时供电措施采取相邻电路接驳,能保障用电故障区短时间内的用电,但用电故障点必须及时排查出来。”
用电故障点在哪?从配电房引出来的380V低压电缆线路被掩埋地底,一般情况下较少显现“庐山真面目”。17日一大早,刘樾一行六人,带齐装备来到石岐街道对应地段开展故障电缆修复工作。高温炙烤下,供电人员面临体力和脑力的双重挑战,只见他们有序配合着,从配电室延伸出来的电缆路线用红色箭头标记出来,再拿着仪器一点点探寻故障点所在处。
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因为在高温天气下开展显得并没有那么轻松。六个人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除了修复电缆本身,刘樾一行还要兼顾路面的开挖和回填修复,避免留下安全隐患或影响市民出行。“你看,这是我们替换下来的电缆。”指着一段约一米长、表面已经焦炭化的电缆,刘樾咧开嘴笑着介绍道。而替换一新的电缆线路,今后将被回填到地面下,继续为保障居民用电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