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
~~~——
~~~——
~~~——
~~~——
~~~——
~~~——种子培育成苗移植,成为文化交流的媒介

 
2025年07 29
乙巳年闰六月初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1版 2025年07月29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润物细无声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深刻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习近平始终从文化深处思考浙江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为浙江现代化进程注入文化之魂。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文化足迹,循迹溯源,我们深深感受到伟大思想蕴含科学真理价值、强大精神力量、博大文化情怀……

  ■“精神聚人心”

  嘉兴南湖,游客如潮。

  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使人心潮澎湃;烟雨楼、揽秀园,历史的烟雨迷蒙,令人唏嘘慨叹——

  7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在这里出现;千百年来,烟雨楼见证了这里迁客骚人络绎不绝,文化脉动,汩汩滔滔;

  104年前,一叶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历史掀开崭新一页,红色文化,百年流光……

  2002年10月,习近平履新浙江不久便来到这里,他感慨道,嘉兴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源远流长。

  “他走进纪念馆参观史料,登上红船,瞻仰一大会址。”南湖革命纪念馆原讲解员黄晓琦向我们回忆当年场景,“当时,南湖革命纪念馆展陈面积只有500多平方米,无法容纳不断丰富的文物史料,也难以承载日益增长的参观人流。”

  能否另辟地址,建设一座新的纪念馆?

  习近平当即表示同意,指出:“革命传统教育十分重要,要不断扩大影响。”

  他感慨地说,我们的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就能得到“精神传承、思想升华”。

  南湖之行后,新馆建设迅速被提上日程。选址、设计、风格……每一个环节,习近平都亲自过问。

  南湖之行,更让习近平思绪万千——

  如何把历史赐予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转化为开拓未来的不竭动力?

  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刊发习近平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红船精神”被首次提出并阐释——“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他深刻指出,“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红船起航于浙江,更是推进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变化,如何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如何赋予“浙江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反复思考,反复探索。

  每至一处调研,习近平都要看地方志,往往翻阅至后半夜,从宏阔历史视角,探寻浙江的精神密码——

  卧薪尝胆、精忠报国、经世致用、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知行合一……“浙江的文化及其内化于人们心灵中的人文精神,是引领和推动浙江发展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下转02版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