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新闻 新闻列表
~~~——种子培育成苗移植,成为文化交流的媒介
~~~——

 
2025年07 29
乙巳年闰六月初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4版 2025年07月29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发起“秘中友谊日”的秘鲁国会议员中山省亲
喜获中文名字 载入中国族谱
▲古斯塔沃(中)和亲友们站在200多岁的榕树下。 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古斯塔沃在乡亲的簇拥下仔细地查看族谱。 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2025年1月30日,秘鲁国会在Raúl Porras Barrenchea立法厅举行“秘中友谊日”纪念仪式。 图源:《秘华商报》
扫一扫,看视频
  统筹/程明盛 陈慧

  采写/本报记者 廖薇 实习生 周欢

  有些牵挂,从来不会被山海阻隔;有些联结,注定要在时光里开花结果。

  7月2日,秘鲁国会议员、秘中协会友好联盟主席、“秘中友谊日”的发起人古斯塔沃·科德罗·洪大(Luis Gustavo Cordero Jon Tay)再次回到外公的家乡——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的泗门村。

  十四年前,凭借外公的一张老照片和墓碑上的中文信息,他和姐姐玛利亚·科德罗·洪大(Maria Cordero Jon Tay),在中山侨务部门的帮助下,与这里的亲人建立了联系。这次回乡,在两百多年的榕树下,他喜获了一个寓意深刻的中文名。“我们会把它写入族谱。”为古斯塔沃取名的表哥洪焕章笑道。

  “秘中友谊日”由中山乡亲发起

  古斯塔沃是秘鲁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2020年,法律专业的他追随姐姐玛利亚的步伐,成功竞选为秘鲁国会议员。如今,他是秘中协会友好联盟主席,该联盟成员人数占到秘鲁国会议员的近三分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秘中友好。

  2024年5月29日,古斯塔沃等人提议将每年2月1日定为“秘中友谊日”,获得秘鲁国会全票通过。同年6月21日,秘鲁正式颁布第32067号法律确定了此事。“我们原本想将中国春节列为秘鲁的法定节日,但考虑到农历春节的公历日期不固定,便改设‘秘中友谊日’,定于临近春节的2月1日。”古斯塔沃介绍道。它相当于两国人民共同的“春节”。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创举,也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2024年,恰逢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提出10周年,中秘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双方共同发表了《关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共同行动计划》,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并发布了《中秘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全面提质升级。

  2025年1月30日,秘鲁国会在Raúl Porras Barrenchea立法厅举行“秘中友谊日”纪念仪式。2月1日晚,中秘春节文艺晚会“亲情中华·四海同春”在秘鲁首都利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它不仅是秘鲁首个“秘中友谊日”的重要庆祝活动,也是“春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秘鲁官方举办的首场春节庆典。

  古斯塔沃一一见证了这些重要时刻。

  据《秘华商报》报道,在今年2月1日的中秘春节文艺晚会上,他以一句中文“中秘友谊万岁!”结束致辞,引发台下掌声雷动。今年7月回中山,在表哥洪焕章位于泗门村的农家小院里,但见一串串黄皮缀满枝头,一颗颗龙眼静待成熟……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岭南佳木,古斯塔沃似乎联想到中秘两国的友谊之树:“中秘友谊万岁!”在与大家合影时,又一次,他说出了这句中文。

  新起中文名字写入族谱

  事实上,古斯塔沃认识的中文并不多。他在秘鲁土生土长,第一次回中国寻根,是十四年前。

  “一定要回中国,找到自己的根。”这是古斯塔沃外公洪惠昆生前的遗愿。他出生于1895年的中山,后前往秘鲁打拼,在那边娶妻生子。去世后,他的墓碑以双语呈现,其中铭刻了“广东中山泗门村”的字样。

  古斯塔沃仅仅在照片中见过外公,泗门村是什么模样?他也是通过当年的寻根才解开萦绕心中多年的谜团。

  “这次回来,我感觉中国发展飞速。”2025年7月2日下午,他随家人漫步乡村,一路感叹。当走到那棵200多岁的细叶榕树下,古斯塔沃不由驻足仰望古树虬曲苍劲的身姿。“我想,外公小时候应该在这里玩过。”他动情地说道,手不由轻轻地抚摸着树圈。

  树影婆娑,光斑投射在古斯塔沃表哥洪焕章手捧的族谱上——但见泛黄的封面书有“同治十年”的字样。古斯塔沃翻开内页,外公的名字“惠昆”跃然纸上。洪焕章的女儿洪文英一字一句地教他认读这个中文名。

  忽然,一旁的洪焕章心念一动:“我可以给秘鲁表弟取个中文名字吗?”大家均拍手叫好。他遂向记者借来笔记本,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下两个名字,一个是他自己的,一个是给古斯塔沃的——“洪焕德”。“德,就是品德高尚的意思。”洪焕章表示,他会把古斯塔沃的中文名写入族谱。

  当翻译将此意转达给古斯塔沃,后者高兴得频频点头,难掩激动之情。他指着自己笑道:“中国人!”这一次,他说的中文很标准。

  “家人,是我在中山的牵挂。家人非常重要。”古斯塔沃通过翻译,向记者转达他的心声。

  这份血脉亲情,与中秘两国“远邻近亲”的情谊交织一体,是他致力于推动两国友好的精神动力。

  借省亲之行促两国合作

  “我的中国先人大概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往秘鲁。我的父母,相识于秘鲁中华通惠总局的每周例会上,那是当地最大的侨团,由中山人郑藻如于1884年筹建。”7月2日下午,古斯塔沃与中山的亲人围坐一起,一边品尝家乡小吃与岭南佳果,一边缅怀往事。从他的家族史中,亦可窥见秘鲁华侨华人的百年历史。

  根据广东华侨博物馆的资料,1849年,首批“契约华工”75人于10月15日抵达秘鲁卡亚俄港(Callao),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自广东。华人对秘鲁的农业、铁路铺设、鸟粪开采、商业发展等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比如,中餐与当地美食结合,孕育出极具特色的中秘融合菜系“Chifa”,据说源自中文“吃饭”的谐音。“中餐馆遍布利马的大街小巷,可见中华美食文化在秘鲁的广泛影响。”中国菜,亦是古斯塔沃成长记忆中的妈妈菜。“最钟爱的一道便是苦瓜炒肉。”

  古斯塔沃的母亲今年84岁,虽是洪惠昆与秘鲁当地妇女所生,其家中仍延续了中华文化的饮食习俗。“在秘鲁,我们家也会包粽子、叶仔这样的小吃。” 古斯塔沃指着洪焕章一家为他精心准备的家乡美食笑道。

  此次回中国,古斯塔沃不仅是为了回中山“省亲”,他还与秘鲁福建同乡会会长杨志华和首次访华的秘鲁国会议员Patricia Rosa Chirinos Venegas一同前往江苏、重庆等地考察,洽谈合作。

  “中国是秘鲁非常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古斯塔沃表示,如今,中国企业在秘鲁的总投资额目前已超过300亿美元,为秘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中秘联合投资兴建的南美洲首个智慧港口——钱凯港,于2024年11月14日正式开港,加强了秘鲁作为南太平洋物流中心的战略地位。“未来,我将继续深化两国友好关系,提升中国人来秘签证和投资的便利性,为两国人民搭建起更加畅通的往来通道。”

  古斯塔沃亦在本次中国之行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正如我在中山所见,这里的发展速度、安全与秩序,都给我很多启发。我会与同僚一同分享我的见闻,一起学习中国的经验。”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