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本报记者 易承乐 文波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的脚步愈发临近,作为赛事承办城市之一的中山,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备,全力营造“全民全运”的浓厚氛围。记者了解到,这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将承办棒球、垒球、篮球三项赛事。如今,从城市的交通枢纽到社区街道,从线上活动到线下赛事,全运元素无处不在,全民参与的热潮持续升温。
交通枢纽
全运氛围的
重要窗口
城轨中山站,作为中山市客流量较大的交通枢纽,也是唯一一个有高铁经停的中间站,每日有100多趟次往返列车。这里,无疑是展示中山全运热情的重要窗口。8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城轨中山站,刚到入站口,就被浓厚的全运氛围所包围。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的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雕塑造型可爱,吸引了众多旅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走进站内,十五运会宣传海报张贴在候车室的各个显眼位置,详细介绍了十五运会的相关信息,让旅客在候车之余,也能深入了解这场即将到来的体育盛会。出站口的显眼位置,“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当好东道主 喜迎十五运”的标语,不仅为全运会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也向外界展示了中山热情好客、积极向上的城市形象。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全运的氛围,中山在城轨中山站、中山北站,以及小榄、沙溪、大涌等镇街重点场馆区域布设了一批主题吉祥物造型。同时,在孙文公园、紫马岭公园、中山影视城、中山市博物馆等设置倒计时打卡点,开通一批十五运会主题公交专线。
全民参与
从健步活动到社区赛事
8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迎来倒计时100天,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山市共迎全运系列宣传活动首场活动——“迎全运·一起走”全民公益健步活动在紫马岭公园举行,进一步点燃中山全运会氛围。
当天早上9点,紫马岭公园南门广场人头攒动,近200名市民早早来到现场,参与这场全民健步活动。为了丰富活动体验,结合全运会竞技元素,活动设置了“冰壶滚滚来”“爱乒才会赢”“摸高挑战”“快乐飞盘”四大趣味游戏,现场吸引了许多亲子家庭共同参与。玩游戏集章赢纪念品,市民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全运会的魅力。活动现场,足球名将、前国脚吴坪枫的现身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中山能够承办全运会赛事,这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回到家乡,我能够深切感受到浓厚的全运会氛围,能够与家乡人民一起‘迎全运’,我感到非常荣幸。”吴坪枫在分享时表示。他还鼓励中山的运动员们放平心态,在家乡父老面前展现广东体育人的风采,勇夺佳绩。
值得一提的是,全民公益健步活动线上互动推广于当日同步上线,正式开启“线上+线下”联动的全运宣传新模式。市民可通过“中山+”APP进入中山市“云上全运”知识答题活动,答题通关即可赢取全运会纪念品,还可参与“我要上全运”线上运动会打卡,为全运会加油助力。
除了健步活动,中山各镇街也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小榄镇熊猫纪念球场是今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棒垒球比赛场馆,5月31日,一场充满激情与趣味的“喜迎十五运‘粽’夏夜光跑”活动在这里举行,320多名跑友热情洋溢完成5.31公里的跑程。除此之外,众多跑友及其家属在集市摊位和棒垒球运动体验区,提前探秘十五运会赛场。6月7日,阜沙镇在浮虚山广场举办“喜迎十五运 建功百千万”职工拔河比赛,组织干部职工通过赛事弘扬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宣传矩阵
立体传播营造浓厚氛围
为了让全运的声音传遍中山的每一个角落,中山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在市属媒体方面,中山日报社旗下平台累计发布报道327篇(含图文、视频),总阅读量突破2860万次;中山电视台共计开展相关报道26篇,累计阅读量11万次。同时,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各类信息超300篇。这些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山筹备全运会的进展和成果,让市民及时了解全运会的最新动态。
配合广东体育频道拍摄的《行走十五运》中山专题节目,将中山棒垒球运动、国家级醉龙舞、孙文西路步行街等具有特色元素纳入其中,节目将于开幕前在广东体育频道、香港电台播出。此外,中山还与新华社、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央媒、省媒、港澳媒体进行对接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在赛事期间大力报道中山赛区各项赛事的精彩场景,挖掘中山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精彩纷呈的非遗主题活动。
在社会宣传方面,中山制定并印发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中山赛区社会宣传工作总体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分工。目前,全市共利用户外候车亭广告牌60多个、设置道路灯旗80余支、布设主题宣传海报超200幅、电子屏200多处,设置主题吉祥物造型6组、倒计时牌4个,近20万人次拍照打卡;布设主题公交车10辆,举行倒计时500天、200天等全城亮灯活动。这些举措,让全运的元素融入中山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浓厚的共迎盛会氛围。
随着“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的主题热潮持续升温,中山正以实际行动诠释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理念,促进体育活动进公园、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营造迎接全运会的浓厚氛围,让更多市民深入了解这场家门口的体育盛会,更主动地参与到迎接全运的全民行动中,通过高质量办赛让“百千万工程”的中山实景图更具活力,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