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承训单位还将提供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
~~~——我市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努力平衡“防控力度”与“民生温度”,多头并进织密疫情防控网
~~~——
~~~——“童声里的山河岁月”红歌快闪活动举行
~~~——
~~~——

 
2025年08 05
乙巳年闰六月十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08月05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横栏宝裕村上门收废品
变“要我清理”为“我要清理”
  本报讯(记者 柯颂 通讯员 林倩袁)8月4日清晨,横栏镇宝裕村的巷道里飘起了驱蚊香的味道。该村党委书记冯洛朝带着几名穿马甲的志愿者,以及废品回收师傅,拐进村民麦伯家的院子,清理一堆塑料瓶罐。不多时,院子清理干净了,麦伯也收到了26元的货款。

  这一幕,正是宝裕村创新推行“资源回收+环境治理”模式的缩影。此前,该村整治卫生黑点的时候不时遇到梗阻:有的村民觉得旧瓶罐、废轮胎“扔了可惜”,有的村民嫌镇上回收点距离远,有的村民总说“说不定以后用得上”,导致杂物越堆越多,成了蚊虫孳生的温床。

  “村民不是不配合,是没找到让他们‘愿意动’的理由。”冯洛朝道出关键,“我们联合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让回收师傅跟着入户队一起走,村民觉得‘有价值’的废品,当场分类、估价、付钱——把‘要我清理’变成‘我要清理’,积极性自然就起来了。”

  实打实的变化,藏在一组组数据里:新模式推行以来,宝裕村已清理卫生黑点30多个,回收废旧轮胎185个、玻璃瓶1000多个、塑料瓶300多斤,曾经的“蚊媒温床”一个个消失。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