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市政府副市长陈晖东从六个方面汇报了全市岸线保护利用管理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市自然资源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相关情况。近年来,我市注重加强海岸线、河口岸线保护利用,严格按照《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要求,落实相关涉海项目准入、审批相关工作。在海洋功能区划、港口、海堤河堤建设等专项规划实施方面,创新出台了《中山市港口岸线使用管理制度》,为全市港口岸线保护与利用提供制度性保障。
李长春强调,中山拥有53.83千米大陆岸线和40.52千米有居民海岛岸线,这些“蓝色家底”既是生态屏障,更是湾区建设的宝贵财富。此次执法检查,一要凝聚共识合力,要深刻认识到这次执法检查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服务大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人大依法履职的责任担当,通过执法检查推动整改,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要聚焦关键环节,以问题导向提升执法检查实效。要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围绕规划引领、生态保护、集约利用、协同治理四个方面,逐条对照18部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靶向检查”。三要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执法检查取得扎实成效。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成立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执法检查组,分设若干专项小组,对照我市岸线分布特点分片开展检查。要强化成果运用,通过“检查—整改—反馈”的闭环,让法律条文真正“长出牙齿”。此外,要把执法检查过程变成普法宣传过程,发动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让要“保护岸线、人人有责”成为社会共识,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