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规定的制定出台,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
规定出台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压实责任、加强学习,认真对照规定检视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整改。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积极成效不断彰显,汇聚起全党上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齐抓共管,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地落实
“过去收到上级文件,最怕的就是层层加码不切实际、配套文件发文要求多。现在文件出台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减负体检’,内容更务实、要求更明确。”谈到近期工作中的“小变化”,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党政办主任罗信康感慨颇多。
变化源自去年11月,广西专门出台《制发文件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审核事项清单》,明确各地各部门制发文件时要逐一对照清单所列事项进行评估审查,确保文件更精简、更务实、更接地气,避免给基层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这是各地区各部门着力解决基层反映的“文件多而长、会议频而广”等突出问题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起草文件开展减负一致性评估、对会议活动随意扩大参会范围等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等手段,精简文件会议扎实推进,让发文开会真正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服务。
“扫一次码,查多项事”——在江苏连云港高新区,记者看到,许多企业门口都悬挂着“扫码检查 阳光执法”的二维码提示牌。消防、环保、应急等执法部门入企检查时须先扫码,多个检查事项一次完成。
“以往多个执法主体重复执法、标准不一情况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连云港市数据局副局长储嘉祥介绍,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当地持续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变“九龙治水”为“攥指成拳”,同时还创新开展分级分类监管、非现场监管,运用视频监控、传感技术等,减少执法部门入企检查次数。
规定出台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服务基层、赋能一线”成为共识,努力让群众得到更好服务、更多实惠,减负成为了新时代的“德政”工程。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