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优美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持续攻坚让蓝天常在
提起钢铁厂,人们脑海中常浮现浓烟弥漫的景象。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环境保护部部长杨荣力介绍,如今,走进他们的厂区,道路洁净、绿植葱郁,宛如置身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园区。
这家钢铁企业通过打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末端严治的“组合拳”,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也提升了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
空气质量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最直接、最普惠的颜值指标。“十四五”以来,蓝天保卫战的决心不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到29.3微克/立方米,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推动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区市落实落细大气质量改善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行业治理减排,到去年底,散煤治理累计达4100万户,累计完成8.93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或重点工程改造,占全国粗钢总产能约80%;组织排查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推动问题整改。积极推动“公转铁、公转水”,淘汰高排放车,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有效打击弄虚作假。
重污染天是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生态环境部门全面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2024年,全国重污染天数比例为0.9%,北京市只有2天重污染。》》》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