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文化馆排练厅,著名指挥家曹丁全程坐镇指导。近百名深中两地合唱团成员与顶尖艺术家默契配合,从声部衔接、情感表达到手势细节反复打磨。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李庚作为核心成员,在第二乐章《黄河颂》中担纲独唱。这位“90后”艺术家,曾在德国深耕13年。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原院长、一级演员卢向荣担纲领诵,虽30年未到中山,却迅速与团队磨合,希望用朗诵带观众“触摸历史”。本土青年男高音、中山市文化馆声乐专干黄学斌参与《河边对口曲》演唱,他表示在曹丁指导下,仿佛“重回抗战岁月”,深刻理解了“用音乐讲爱国故事”的意义。
中山市永安中学音乐合唱室内同样氛围热烈。50名高一、高二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在音乐教师李兆扬带领下排练《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返场主旋律。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李兆扬组织观看抗战纪录片、老艺术家采访视频,搭建起与经典沟通的桥梁。高二学生戴语涵直言,亲身排练比课堂学习更能体会历史厚重;黄铭浩、林珏彤等同学也表示,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时,既感受到黄河的磅礴力量,也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
9月6日晚,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剧场的彩排进入最后阶段。曹丁指挥精准调整舞台细节。钢琴演奏家高梅指尖流淌出激昂旋律,与中山合唱团的歌声交织。中山合唱团常任指挥李小莹介绍,演出筹备自7月启动,除原班人马外,还吸纳了中山、江门、珠海的音乐爱好者,团队克服百人磨合难题,默契与情感日渐浓厚。
两天的彩排中,“传承”成为关键词。无论是专业艺术家还是学生,都将排练视为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在经典旋律中铭记历史使命。
文/本报记者 张房耿 图编/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