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时事 新闻列表
~~~——
~~~——
~~~——
~~~——
~~~——
~~~——
~~~——

 
2025年09 08
乙巳年七月十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5版 2025年09月08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黄河大合唱》在中山唱响
  》》》上接01版

  ■八个乐章,回溯波澜壮阔的历程

  著名指挥家、演奏家、表演艺术家、歌唱家及中山合唱团通过合唱、独唱、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完整呈现《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黄河船夫曲》以混声合唱模拟出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场景,紧张激烈的节奏让人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上;在《黄河颂》中,男中音歌唱家以醇厚的嗓音唱出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概;《黄河之水天上来》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将黄河的磅礴气势展现得入木三分;《黄水谣》以婉转凄美的旋律诉说着民族苦难与抗争;《河边对口曲》以质朴的歌词和旋律,展现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黄河怨》通过女高音歌唱家的深情演唱,将一位遭受苦难的妇女内心的悲愤抒发得淋漓尽致;《保卫黄河》以激昂的混声合唱,表达了中华儿女保卫家园、抵御外敌的坚定决心;《怒吼吧,黄河》以磅礴的混声合唱爆发出民族的怒吼与必胜的信念。

  ■千人同唱,赓续传承精神力量

  本次音乐会秉持公益属性,面向广大市民群众公益开放。珠江纵队后人、民兵、中山好人、医护人员、青少年、退休老干部等近千名观众到场观看。音乐会尾声,全场观众起立,与演出人员共同高唱《保卫黄河》《歌唱祖国》,铿锵有力的歌声汇聚成情感的洪流,现场涌动着炽热而动人的爱国情怀。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本次音乐会圆满结束。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许多观众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音乐会指挥曹丁深情向中山观众喊话,“中山有这么好的文化氛围,你们可以为自己的城市有这样一个合唱团而骄傲!”

  走出剧场,观众纷纷动情地表示,《黄河大合唱》是融入血脉的旋律,每一次聆听都心潮澎湃。“气势磅礴,很震撼,很感动!”珠江纵队“孔雀”队队长后人刘丽娟激动地表示,无法用语言形容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在音乐的“怒吼”中感受到了我们共同的民族情感。三乡镇工人业余艺术团15位团员和家属特地赶来观看演出,心情十分激动。70岁的谭沙利说小时候已经听过《黄河大合唱》,现在重新听,更加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词作者光未然之子张安东也到现场观演。他表示在中山这样一座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举办盛大的《黄河大合唱》音乐会,意义非凡。黄河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时候演出,有着非常直接的鼓舞作用。他认为无论在中山、广州、北京,还是在未来的巴黎、莫斯科,这种中国的声音,始终会鼓励中国人努力向前,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不会放弃抗争,始终前进。

  近些年,张安东致力于推广《黄河大合唱》,他发现年轻一代其实不是不喜欢,而是没有更多地听到,听到的孩子都表达了浓浓的喜爱之情。“让更多的青少年听到,他们就会喜欢,会受到振奋,这就是我们做传承的人的责任。”张安东说。

  聆听历史回响,谱写未来序章。这场震撼的音乐会将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山“文化兴城”建设,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李红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