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关税带来的压力,非洲国家并未完全被动承受,而是展现出适应与调整能力。非洲正通过加强区域整合和拓展多元市场等措施维护其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多元市场结构缓解外部冲击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最新关税显著改变了非美贸易合作框架,从基于发展合作的优惠机制转向所谓的“对等贸易”和惩罚性关税。尽管如此,关税对非洲整体影响仍属可控。
关键原因在于,美国在非洲贸易体系中占比近年来持续下降。非洲进出口银行发布的《非洲贸易报告2025》显示,2010年至2023年,北美占非洲进口比重从7%降至5%,出口比重更从17%大幅下滑至7%。目前,亚洲、欧洲、非洲内部及中东地区占非洲进出口总额90%以上。国际贸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非洲对美国贸易额约674亿美元,仅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量的5%。
中非经济高度互补,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成为非洲贸易结构的重要稳定因素。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
此外,中国近期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被非洲经济学家誉为“及时雨”。这一政策不仅切实降低了非洲商品的出口成本,更向非洲传递积极信号:中国愿与非洲共享发展机遇,携手抵御外部风险。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强化区域一体化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正成为应对外部市场波动的重要缓冲。非洲进出口银行报告显示,2024年非洲商品贸易额反弹13.9%,达1.5万亿美元,显著扭转2023年下跌5.4%的局面;非洲内部贸易增长12.4%,总额达2203亿美元。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深入推进,这一强劲复苏势头有望延续。
机制建设方面也取得关键进展。据肯尼亚媒体《东非人报》报道,截至今年2月,已有48个非洲国家批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其中19国已依其机制和议定书开展贸易,为非洲大陆一体化奠定基础。
非洲大陆自贸区发挥了非洲经济“减震器”作用。在美国关税强烈冲击下,非洲国家通过大力加强内部贸易,有效减少了对单一外部市场的依赖。同时,通过积极推动标准协调和关税减免等措施,为非洲提升工业能力和附加值创造了可控且有利的环境。
■传统与新兴伙伴共拓合作空间
面对美国关税压力,欧洲继续发挥稳定作用。国际贸易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欧非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的34.3%。双方还通过标准协调和质量提升增强供应链粘性。
印度和海湾国家也是非洲拓展贸易的重要对象。非洲战略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印非贸易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约1030亿美元,印度成为非洲重要贸易伙伴。
同时,海湾国家与非洲的非能源贸易也在增长。中东观察家研究基金会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非洲国家与阿联酋之间的非能源贸易额已达600亿美元。
非洲正在用行动证明,它有能力通过一体化与多元化合作,在全球贸易新秩序中争取更有利地位。未来,非洲将继续以开放姿态与世界共赢共生,书写贸易的突围与新生。
新华社内罗毕/北京9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