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联动
迎接老兵归家乡
为确保迎接工作高效有序,中山市各镇街提前谋划、精准发力,通过“一对一”专属联络员机制,逐户对接退役士兵家属,详细掌握返乡时间、交通方式、随行人员等信息,量身定制分批次、分线路接送方案,为后续迎接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提前一周就收到了社区的电话,返乡时间、车次信息反复确认,还专门安排了接送车辆,太贴心了!”在白云机场,三角镇一名退役士兵透露。
到了9月上旬,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和城轨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等到达大厅内,重逢的喜悦、温暖的拥抱、亲切的问候交织,汇成一片爱的海洋。这是来自中山市各镇街的亲友们,在热烈迎接秋季退役士兵载誉归来。
9月4日下午,在中山站出口,民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各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及士兵家属手持欢迎横幅和鲜花,共同迎接光荣返乡的退役士兵。在中山北站,石岐街道精心布置的迎接现场,“欢迎退役士兵光荣返乡”“去时懵懂少年,归时顶天立地”的红色横幅随风舒展,志愿者手捧鲜花等候,退役士兵刚走出站台,便被家属的拥抱、战友的欢呼包围。
东区街道、大涌镇、坦洲镇、三角镇等兵分两路,一队驻守机场,一队候在高铁站。南朗街道组建专班奔赴深圳机场,将在外市返程的退役士兵接回。东凤镇根据村(社区)分布,科学调度车辆,确保每一位退役士兵“出站即上车,上车即归家”。港口镇、大涌镇还建立了“接返台账”,确保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不落一人。坦洲镇、南头镇、古镇镇以“家属+社区+志愿者”三方联动,五桂山街道在迎接现场融入本地特色元素,用亲切的乡音、贴心的服务,让退役士兵在熟悉的乡土气息中开启新生活……
各镇街各具特色的迎接场景,共同勾勒出中山市“全域崇军、全民敬军”的动人画卷,向返乡退役军人致敬。
■政策尊崇
护航开启新征程
迎接返乡只是服务的起点,助力退役士兵顺利融入地方、开启新人生,才是中山市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核心目标。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统筹各镇街,创新推出“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联办机制,将户口登记、预备役登记、社保医保接续、优待证办理等高频业务整合,东凤、东区、南区等镇街在迎接现场同步设立“政策咨询驿站”,安排专人讲解业务办理流程,退役士兵可现场预约办理时间,实现“一次咨询、多点通办”。三乡镇、中山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协调社保、医保、公安、武装部、团委等多部门集中办公,将退役报到、户口登记、党(团)组织关系转接、社会保险接续、预备役登记、教育培训信息登记、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等关键手续“打包办理”。
针对退役士兵职业转型需求,接下来,全市将分批次开展全员适应性培训,涵盖法律法规、地方政策解读等内容;联合优质企业、职业院校,为退役士兵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涉及智能制造、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等热门领域;还将举办专场招聘会、创业沙龙,邀请成功创业的退役军人分享经验,为退役士兵搭建就业创业桥梁,全力帮助他们实现从“军营尖兵”到“地方骨干”的角色转变。
■崇军中山
续写华章聚力量
在这个退役返乡的金秋,中山全市掀起“尊重退役军人”的热潮。在港口镇、南区街道、大涌镇,随处可见宣传横幅、海报、公益短片,“参军光荣、退役荣光”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三角镇、民众街道、小榄镇“仪式感+长效服务”相结合,在欢迎仪式上为返乡士兵送上“服务指南大礼包”,现场举办“青春献军营・光荣归故里”主题摄影活动,为每位退役士兵拍摄军装照、个性艺术照与全家福,用光影定格荣耀时刻,为其人生新旅程留下珍贵纪念。
更多镇街将关怀送到退役军人“家门口”。阜沙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联合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逐一走访廖庆东、钟正炫等7名秋季退役士兵,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询问就业意向、复学计划,鼓励他们将部队优良作风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动力,邀请他们加入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古镇镇冈东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区松德前往退役士兵区永文家中,送上《退役军人保障法》政策解读材料,讲解就业安置、技能培训、医疗待遇等政策福利,勉励他以过硬素质与优良作风在新岗位续写精彩。这种“一对一”的入户关怀,精准对接退役军人生活及发展需求,让“归乡第一站”充满温度。
下一步,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细化帮扶措施,当好退役军人的“贴心人”“暖心人”,助力广大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发光发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 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