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由中山市文联指导,中山日报社、广东中山文旅集团主办,以阮玲玉为核心IP,通过复刻戏服、沉浸式电影场景与多元活动,串联默片时代至当代的旗袍文化。展览是“玲玉芳华”系列活动之一,展期将持续至11月。
■百年影史致敬“默片皇后”,沉浸式场景重现传奇
祖籍中山南朗左步村的阮玲玉,是香山文化孕育的“默片皇后”,更是近代灿若星河的香山影杰中重要的一员。
2025年恰逢世界电影130周年、中国电影120周年,阮玲玉在影坛绽放光彩已近百年。在1926-1935年的9年银幕生涯里,阮玲玉以非科班出身的细腻演技,出演29部电影,塑造出农村少女、女工、女作家、进步女性等多元角色:《三个摩登女性》中敢破敢立的新女性,《神女》里饱含母爱的底层母亲,《新女性》中追求独立的知识女性,每一个形象都成为早期中国电影的经典符号,为默片时代的艺术发展奠定重要基石,至今仍是影视从业者学习的表演标杆。
走进展览,观众能够通过多场景还原她的传奇:序厅的复古陈设带我们穿越至她活跃的电影年代;国风小剧场循环播放《神女》《新女性》电影,让观众直观感受她“无台词却胜有台词”的表演魅力;身着经典碎花旗袍的阮玲玉蜡像静坐展区,重现银幕内外的优雅气质,更呼应着她与中山的深厚地缘联结。
中山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孙虹表示,本次展览既是对阮玲玉影视艺术成就的致敬,更是中山依托香山文化资源、助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尝试。以阮玲玉这一经典影视人物IP为纽带,串联历史与当代、地域与湾区,未来将继续推动“影视取景地”向“内容策源地”跨越,让香山影视文化更好服务“百千万工程”,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注入中山力量。
■10余款复刻旗袍藏派系密码,传统面料适配现代生活
旗袍作为阮玲玉的标志性服饰,更是百年服饰文化与电影艺术交融的重要载体。电影中,它是“无声叙事符号”。
旗袍复刻项目负责人、木兰花地创始人曹承凤介绍,“阮玲玉影视作品中大量旗袍造型,尽显其对旗袍的独到理解,而阮玲玉本人常穿的常态旗袍,背后藏着丰富的派系文化。而旗袍有粤派、苏派、海派、京派四大派系,各具特色。”曹承凤介绍,此次活动展示的10余款旗袍,均能在《神女》《阮玲玉》《花样年华》等电影中找到对应原型。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