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曾在2024山东春晚出圈的作品,用“以身为笔,方寸之间”的独特表达,全景式展现“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传世历程,为中山观众带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墨舞对话,也为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双节送上一份厚重的文化大礼。
舞台之上,舞者的水袖如墨痕舒展,光影交织间晕染出兰亭的竹林与曲水,身着月白长衫的“王羲之”举杯邀友,一场“曲水流觞”的魏晋雅集就这样鲜活呈现。据介绍,《永和九年》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突破了艺术门类的边界,让静态的书法美学与动态的舞蹈语言产生了共鸣。
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书法作品传世历程的舞剧,《永和九年》巧妙构建“创造-传播-继承”的叙事脉络:王羲之作为《兰亭集序》的创作者,以酒酣意畅的状态挥毫泼墨;李世民化身文化传播者,成为历代推崇王氏书法的缩影;穿越时空的青年“赓”则代表着文化继承者,串联起千年文脉。
为了让书法之美在舞台上具象化,主创团队下足功夫。舞蹈编排上,以中国古典舞“气韵生动”为核心,通过“拧倾圆曲”的动律和“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从而模仿书法的运笔气息、力道与起承转合。
音乐方面,作曲家吕亮以古琴为主奏乐器,搭配琵琶、古筝等传统器乐,融合交响与现代音色,既保留魏晋风雅,又兼具磅礴气势。舞美、灯光与多媒体的配合,让舞台如诗如画;错落的幕屏与变幻的光影,将竹林、溪水、宫廷等场景搬进剧场;天青、苍绿、月白等传统色调的服饰,则勾勒出魏晋名士的飘逸风骨。
“引进《永和九年》,既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给中山市民送上双节文化大礼。”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吴娜介绍,舞剧《永和九年》是中山文化艺术中心20周年演出季的重磅剧目。
国庆期间,中山文化艺术中心还将推出互动式儿童剧《飞跃卢浮宫》,以世界名画结合戏剧和多媒体技术,为孩子带来沉浸式美学启蒙;10月底,舞剧《咏春》《红楼梦》(中央芭蕾舞团创排)、话剧《长安的荔枝》(西安话剧院)以及莫华伦领衔的香港歌剧院专场音乐会等将陆续上演。“我们希望为中山及粤港澳大湾区观众搭建多元艺术平台,让大家走进剧场,感受不同艺术门类的魅力。”吴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