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03版:中山镇超来了! 新闻列表
~~~——

 
2025年10 07
乙巳年八月十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T03版 2025年10月07日 中山镇超来了! 扩展 收缩 默认

球队名称自带土特产属性 谁是你的心头好?
“中山镇超”的落地,是城市发展战略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期待球员驰骋赛场,展现镇街风采(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文波 摄
  2025年10月,“超级周末・中国体育彩票2025年中山市镇街足球赛”(以下简称“中山镇超”)在兴中体育场燃情开赛。从东区金龙队的昂扬姿态,到阜沙镇脆肉罗非队、黄圃腊味队的市井烟火气,再到南区科创队、南头智造队的产业精神,22支镇街战队和1支市两新队伍齐聚这座承载中山体育记忆的地标场馆。绿茵场上的激烈对抗,与场边各镇街特色文化的集中展演相映成趣。这场贯穿周末的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比拼,更成为唤醒镇街集体身份认同、展现城市活力的生动载体。

  场内,球员们身着印有镇街特色元素的队服奋力奔跑,每一次抢断、传球与射门都凝聚着对家乡的热爱;场边,观众挥舞着带有镇街标志的旗帜呐喊助威,欢呼声与加油声此起彼伏,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作为由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联合指导,中山文旅集团主办,足球协会协办的赛事,“中山镇超”早已超越传统体育竞技范畴,成为观察中山群众幸福生活与城市发展动能的新窗口。

  群众主场:体育根基托举赛事热度

  “中山镇超”的落地并非偶然,而是城市发展战略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的必然结果。赛事构建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协同机制,是中山多年培育群众体育的经验沉淀,更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设施建设的坚实支撑。

  近年来,中山持续承办“村BA”、全运会群众篮球等群众性赛事,通过赛事练兵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运动场所已超1.13万个,平均每400人就拥有一个运动空间,高密度的设施覆盖为镇超培育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沙溪镇,157个运动场地织就“家门口的体育生活圈”,9个村(公园)篮球场完成翻新,高架桥底新建的4个球场让闲置空间变身运动乐园,这种“全域覆盖、全民共享”的设施建设理念,正通过“中山镇超”的辐射效应向全市延伸。

  赛事的群众属性在参赛阵容中体现得尤为鲜明。此次赛事23支球队的球员,全部来自基层,没有专业运动员的参与,却让赛事更具亲和力与代入感。就像中山20多年来从未间断的超级、甲级、乙级三级足球联赛,从少年到老年的全年龄段参赛体系。本次“镇超”也通过赛前预热、观赛引导等活动,在全市营造出“家家有球迷、人人可参与”的全民体育氛围,“看的是球,聚的是街坊情”,这成为许多观众的共同心声。

  据赛事主办方介绍,四个月的赛程设计既契合群众周末休闲的生活节奏,也为赛事热度的持续发酵提供了空间。每个周末,23支队伍将在兴中体育场轮番上阵,从小组赛到后续晋级赛,逐步推进的赛事节奏既能保持观众的关注度,也让不同镇街的群众有机会为家乡球队现场助威。这种扎根群众、贴合民生的赛事安排,让足球运动从专业场馆走进日常生活,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催化剂。

  文化为脉:镇街基因浸润赛场内外

  如果说政策与设施是“中山镇超”的骨架,那么文化便是其流动的血液。

  “中山镇超”最鲜明的特质,在于将23个镇街的文化基因精准注入赛事肌理,从球队命名到现场展演,每一处细节都成为地域文化的生动表达,抽签确定的分组更让不同文化特色的队伍形成有趣的“文化碰撞”。

  球队的名字里藏着最鲜活的文化密码。A组中,东区金龙队的霸气呼应区域精神气质,东凤小家电队直白展现“小家电产业重镇”的产业特色,绿美五桂队勾勒生态诗意,三角财鱼队带着地方美食印记,南朗“蟹”脉觉醒队暗藏地域特产,南区科创队凸显创新基因;B组里,横栏西江花洲队流露水乡风情,坦洲金斗湾队自带山海气息,南头智造队寄托家电产业情怀,大涌牛仔队凸显纺织产业匠心底色,石岐香山古城队延续古城文化底蕴,阜沙脆肉罗非队藏着特色美食烟火气;C组中,三乡濑粉队关联地方特色饮食,西区醉龙队直接关联国家级非遗项目,神湾菠萝队带着当地菠萝产业的热烈印记,小榄菊城队延续菊城人文底蕴,古镇灯饰队彰显“中国灯饰之都”实力,火炬高新队展现产业高地昂扬斗志;D组里,市两新矮脚虎队藏着基层组织活力,港口汤都队体现地域标识,山水板芙队流露自然灵秀,沙溪T恤队凸显纺织产业特色,黄圃腊味队关联地方传统美食。这些由群众共同商议的队名,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却成为镇街文化最直白的名片。

  “中山镇超”这一激动人心的体育盛事于2025年10月7日正式拉开序幕,将一直持续到2026年2月,每个周末都会在兴中体育场举行精彩纷呈的足球比赛。届时,来自中山各镇街的特色足球队将齐聚一堂,他们将全力以赴,展开激烈的对决,为观众们带来一场场视觉与精神的盛宴。

  赛场内外还将融入各种与正在开展比赛的镇街相关的特色元素,打造一个集互动游玩、特色餐饮、镇街特产、创意市集等多元化内容于一体的城市嘉年华活动。这不仅是一次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展示中山地方文化、促进社区交流的绝佳机会,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在享受足球比赛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山的独特魅力。

  文旅共振:赛事IP激活消费场景

  “中山镇超”对传统体育赛事的突破,更体现在以赛事为核心构建的“体育+文旅+商业”融合生态。赛事以兴中体育场为主阵地,联动周边商业文旅载体,将90分钟的球赛转化为全天候的消费体验,实现了“赛事引流、消费承接、产业赋能”的良性循环。

  赛事时间的规划,精准契合城市消费节奏。譬如,核心场次全部安排在周末,既避免了工作日的时间冲突,也与中山“夜经济”发展政策形成共振。

  随着赛事临近,线上传播已提前发力,不少外地游客被吸引。而赛事引发的情感共鸣,更让消费体验超越物质层面。从群众参与的热度到文化融入的深度,再到文旅融合的广度,“中山镇超”的每一个环节都扎根于城市的发展底蕴。

  这场以足球为纽带的赛事,让体育回归群众本质,让文化贴近生活日常,更让商业获得情感温度。当兴中体育场的欢呼声与城市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一幅“体育兴、文化活、产业旺、群众乐”的幸福画卷,正在中山大地徐徐展开。这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为内核、以融合为路径的发展实践,也为城市群众性赛事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本报记者 闫莹莹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