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创造发展条件,以“大基建”助力妇女绘制梦想“大版图”;菌草技术帮助106个国家妇女实现就业,“妇幼健康工程”等公益项目在多国落地,一批“小而美”民生项目托起女性“新生活”;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20多万名女性人才,在20余个国家实施超4000万美元的妇女领域项目,通过“授人以渔”的培训项目给发展中国家女性带来“新希望”。
在伊拉克国民议会妇女、家庭与儿童委员会主席杜尼娅·沙马里看来,中国把妇女事业发展纳入对外合作框架中,以实际行动改善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期待习近平主席在这次峰会期间提出更多促进各国共同行动、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新举措,缩小各国妇女发展差距,让妇女共享发展成果。”
“在促进各国妇女发展方面,中国坚持‘授人以渔’,卢旺达鲁班工坊就是最好例证。”卢旺达国际关系和外交事务专家约瑟夫·穆塔博巴说,“通过提供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培训以及赴中国深造的机会,鲁班工坊助力更多卢旺达女性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她们架起通往更广阔未来的桥梁。”穆塔博巴期待这次峰会推动形成更多交流培训项目,为促进全球妇女可持续发展搭建新平台。
吉尔吉斯斯坦妇女代表大会名誉委员贾米利亚·达夫列特巴耶娃说,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中国是倡导者,更是行动派。“我期待本次峰会能就新兴职业领域提出赋能女性发展的新方案,为各国妇女拓展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担当——“为妇女事业发展汇聚应对挑战的合力”
“提升妇女权利来之不易的成果正遭到损害。”在9月下旬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妇会30周年高级别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各国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妇女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妇女发展仍受到性别暴力、战争冲突、资源分配不均等传统问题困扰,极端气候灾害、性别数字鸿沟等新挑战也日益凸显。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玛丽亚德拉卢斯·埃尔南德斯说,世界需要以更大的决心与智慧应对妇女事业面临的挑战。她期待聆听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上就妇女发展问题提出新见解,相信峰会将“为促进性别平等、赋能全球女性开辟新前景”。
阿拉伯妇女组织专家汉德·沙勒卡尼认为,在战乱冲突、公共卫生危机、人道主义灾难等挑战面前,妇女往往是弱势群体,也更容易成为受害者。她说,中国始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事业,切实维护妇女与女童的基本权利与发展空间,为各国妇女应对风险挑战提供有力支持,“相信此次峰会将为妇女事业发展汇聚应对挑战的合力,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津巴布韦青年农民可持续发展协会首席执行官穆纳谢·沙瓦说,科技飞速进步给全球妇女事业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性别数字鸿沟、平台算法偏见等问题导致一些国家的女性在发展中“掉队”。“中国近期成立了全球数字赋能妇女发展交流合作中心,推动弥合性别数字鸿沟。期待这次峰会为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维护妇女权益提供更多保障,让技术进步真正转变为妇女的发展机遇。”
9月初,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与共鸣。在上合组织青年委员会成员塔季扬娜·谢里韦尔斯托娃看来,全球治理倡议倡导以人为本,坚持力求实效,对于团结各方力量保障女性权益、促进妇女参与治理和共同应对挑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谢里韦尔斯托娃说,期待北京全球妇女峰会探索在经济、科技和创业等领域支持女性的新机制,推动各方携手努力,加速行动,共建共享一个对所有妇女、对所有人更加美好的世界。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