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活动开始,20对携手走过半个世纪风雨的长者夫妇,再度重温当年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美好时刻。伴随着欢快喜庆的音乐,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柔与从容,缓缓踏上红毯,郑重宣读婚书。从青春年少的青丝,到经历岁月沉淀的白发,在柴米油盐的平淡日常中坚守初心。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生动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真谛。
“想当年,我们花5块钱置办了一桌好菜,双方家长吃顿饭就结婚了。今天党和政府为我们重新举办了仪式,我们感到很幸福。”今年79岁的娟姨和77岁的吴伯分享了他们教科书级的爱情故事。娟姨甜蜜地说,两人是在民众街道长大的。吴伯年轻时是隔壁村里的拖拉机手,工作负责、开拖拉机的时候格外帅气认真,一来二往,二人通过自由恋爱结了婚。甜蜜的生活刚刚开始,为了事业和发展,二人婚后却经历长达十几年聚少离多的生活。“我们是1966年结婚的。1968年丈夫参军报国。在部队服役7年后复员,他被分配到石岐从事运输工作,而我在民众的老家耕田、照顾两家老人和孩子,直到1981年才带着一双儿女到石岐相聚。10多年来,虽隔两地,但我们的心是在一起的,从没想过分开。”娟姨提起过去的苦日子却一脸甜蜜。
在女儿吴丽芳的童年记忆里,父母虽不常说“爱”,却用行动诠释着对家庭的爱和责任:1981年父母把孩子带到石岐发展后,每个周末,他们一家都风雨不改地回到民众看望爷爷奶奶。“当时的交通工具不发达,我们转车又到渡口坐船,每周都折腾1个多小时来回,直到爷爷奶奶去世。”二老从不说教,却让孩子们懂得,家人是要互相担当的。
记者现场了解到,今年10月是全国第16个“敬老月”,我市计划以“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围绕强化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开展关爱慰问、健康普及、养老服务、精神文化、权益保障等系列活动。除了当天的集体婚礼外,10月20日还将举办全市长者太极拳、八段锦展演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
本报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钟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