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满野草的闲置地到“童梦乐园”,这座藏着乡亲善举深情的公园,正是联富社区濠一小区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的生动注脚。
■姐妹俩主动联系:“闲置地我们出让!”
安安儿童公园的故事,要从一对姐妹说起。郑安琪、郑安慰幼年在濠一小区长大,后来虽随父母离开濠一小区,却始终惦记着村口那片长满野草的闲置地。“小时候想有个公园带弟弟妹妹玩,现在我们有能力了,想帮家乡孩子圆这个梦。”得知社区正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补齐民生短板,姐妹俩主动联系:“闲置地我们出让!建个儿童公园,让小区里的娃也能撒欢儿跑。”
濠一小区迅速行动,召开居民议事会协商方案,并得到火炬高新区驻点单位住建局的大力支持,并由区住建局负责建设。很快,这片曾杂草丛生、围墙斑驳的“边角地”,就完成了拆除围墙、清运杂物、硬底化地面等工作,并增设跷跷板、秋千、转转椅等儿童设施及动漫彩绘墙,还贴心规划了家长休息区。“以前小区里儿童设施少,带娃玩的地方不多,现在门口就有安全又好玩的公园!”居民郑女士的话,道出了“百千万工程”给大家带来的实在改变。
公园取名“安安”,是居民的共同心愿。既取郑氏姐妹名字中的“安”字,寄望孩子们平安喜乐,更承载着全村对“百千万工程”的信任。政府牵头、乡亲反哺、群众共享,这份“安心”正从公园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夕阳西下,安安儿童公园的灯光渐次亮起,孩子们的笑声穿过树影,飘向不远处的街心公园。这座由乡亲爱心托举、在“百千万工程”中成长的儿童公园,不仅守护着孩子们的童年,更见证着濠一小区从“环境美”到“生活美”的跃升。
■从“一点亮”到“满盘活”
据悉,自开展“百千万工程”以来,在各方力量支持下,濠一小区以“补短板、提品质”为目标,掀起一轮民生改造热潮。
街心公园串珠成链:荔枝坑街心公园,大村正街18号、24号、46号街心公园,仁寿里巷1号街心公园相继建成,石凳、绿植、健身器材、太阳能灯点缀街角,成了居民唠嗑、遛娃的“微客厅”。
停车难题迎刃而解:大村下街空地、大村下街59号、138号之一停车场投入使用,新增车位60余个,曾经“一位难求”的拥堵路段,如今车辆有序停放,居民直呼“舒心”。
涌口正街9号油粽铺、濠头正街47号民兴大排档两家小店悄然升级——油粽铺清整了杂乱边角,大排档翻新了就餐空间。居民笑说:“还是那口香,坐着更舒坦了!”
本报记者 付陈陈 通讯员 沈泽慧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