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创新驱动发展、园区载体建设、要素保障供给等关键领域存在的瓶颈问题,通过联组会议形式开展专题询问。市人大常委会有关组成人员直奔主题,接连发问,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直面问题,坦诚回应。市委常委、副市长叶红光作表态发言,明确市政府将全力克服瓶颈问题、补齐短板弱项,切实把监督压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全面加快中山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李长春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严格按照省委工作要求与市委工作安排,坚持制造业当家,以务实有力举措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要构建全链条人才体系,聚焦产业急需人才,健全“引育留用”机制,优化住房、教育等配套政策,实现各类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用得好”;二要打造多层次金融服务生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技术和高成长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广特色金融产品,精准赋能企业发展;三要求真务实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以规划为引领打造专业园区,完善配套设施,推动企业集聚发展,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四要以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产业项目审批流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破解企业创新难题;五要健全问题整改监督机制,对相关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与时限。李长春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加强监督,通过跟踪问效、“回头看”推动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与市政府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共同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中山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区域协同规定(草案)》。该规定立足中山产业发展实际,聚焦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区域协同治理关键环节,明确中山、珠海、江门三市协同治理责任、联防联控机制及跨区域执法协作内容,为破解跨区域固废污染治理难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法治保障,助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凯、吴军、徐宁军,秘书长余振孝出席会议。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廖万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虹、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黄文坚等列席会议。■详见03版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