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老旧小区用电难题
“居民电表前端的供电主线、变压器这些设备,要是没依法移交给供电部门,产权就不属于我们,想拆换、升级都没权限,用电问题自然就卡在这里了。”在联城花园改造现场,板芙供电分局工程师阮俊贤指着正在更换的电缆解释道,这些建成于几十年前的老旧小区,大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产权人难以找齐,导致当初开发商配置的电力设备,从竣工那天起就没能完成正规移交。往后,供电设备容量不足、日渐老化,居民想升级只能干着急。
几十年过去,居民生活里的电器越来越多,供电矛盾也愈发突出。“以前家里就一两台小电器,供电还能凑合用;现在每家几台空调,盛夏夜里一起开,说跳闸就跳闸;下雨天电线老化漏电,照样停;冬天添了大功率取暖器,更是三天两头断电……”回忆起过往的用电闹心事,李金瑶有说不完的话。
联城花园的事情是板芙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这些小区普遍存在“无法移交,无法升级”用电困局。阮俊贤表示,产权主体不全、部分建筑文件不合规,让设备移交卡了壳。几十年的使用又让设备陷入无主运维、无序管理、无人对接、无法扩容的“四无”状态,“用上稳定电”成了居民的迫切期盼。
如何破局?2025年初起,板芙镇活用党建引领工作法,逐步找到那把合适的解题“钥匙”。
“当时镇委党建办直接牵头,拉着供电分局、社区居委会一起反复走访调研,把每个小区的情况摸透,再一步步细化工作。”板芙镇委党建办负责人李月莪回忆,之后几个月,各单位的党员组成攻坚队,扎进每个老旧小区,找熟悉当年情况的热心业主聊,翻找尘封的档案,挨家挨户征询意见、宣传政策,忙了大半年,才把盘根错节的历史遗留问题理清楚,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钥匙”。
■约7000户居民将告别“跳闸电”
“我们联合供电分局制定了专门的联动工作机制,核心就是让社区当‘临时业主’,帮业权有缺陷的小区搭起桥,让设备移交能依法推进,最终保障居民用电安全。”板芙社区党总支书记黄锦文介绍。
“之前审批资料不齐、移交没主体这些堵点,一下子就通了。”板芙供电分局总经理梁挺说。
作为扎根社区的党员,林良澍对入户沟通的过程印象深刻:“我们在联城花园、金芙花园这些小区划了网格,党员分片负责。白天居民上班碰不到,就晚上去;有的业主有顾虑,就掰开揉碎了讲,算清楚现在跳闸的麻烦,讲明白改造后长远的好处,慢慢就打消了大家的疑虑。”
正是靠着这样细致的工作,今年10月以来,板芙镇已有8个老旧小区完成电力设备移交,3000多户居民率先用上了改造后的“安心电”。“你看现在换的电缆,比以前粗多了,就算家里电器全打开也扛得住。变压器要是不够用,就‘小换大’,相当于建个更大的‘蓄水池’,用电高峰也不怕断。”黄锦文指着改造后的设备介绍。
按照计划,2025年内,板芙镇14个老旧小区将全部完成移交,约7000户居民将彻底告别“跳闸电”。
本报记者 陈雪琴
通讯员 黎燕爱 胡跃璇 范展颢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