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新闻 新闻列表
~~~————专访中山投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劲松
~~~——
~~~——展现湾区出行新活力
~~~——三角村以“强美治”绘就“百千万”振兴图景
~~~——13支机关及企业队伍参赛

 
2025年11 14
乙巳年九月廿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11月14日 新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锚定“三个转型” 瞄准“湾区一流”
——专访中山投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方劲松
  【开栏语】

  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压舱石”,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五五”发展,中山日报社、中山广播电视台共同策划《国企新局·深度访谈》栏目,专访市属国企主要负责人,总结锐意改革取得的成效和亮点,展望“十五五”期间的改革方向、重点和目标,敬请垂注。

  2022年12月,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山投控”)挂牌成立,作为中山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企业,起航伊始便被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如今,近三年时间过去,中山投控在国企改革中蹚出一条怎样的转型与发展之路?“十五五”期间,又将如何持续发力,为建设现代化中山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近日,中山投控党委书记、董事长方劲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三年改革重组聚焦“产业投资+资本运营”主责主业,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增长,未来,将继续锚定“从产业运营向资本运营、从上市板块优先向非上市板块和上市板块并重、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个转型”方向,朝着“湾区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奋进,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扛起国企“主力军”担当。

  ■改革重组带来跨越式增长

  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山投控肩负重要使命。2022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启动市属国有企业“4+N”战略性资源重组,将原中汇集团与中山金控合并组建中山投控,标志着中山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进入新阶段。方劲松说,重组前,集团业务重点放在上市板块,非上市板块体量较小、活力较弱,近三年来,集团聚焦“产业投资+资本运营”主责主业深耕和突围,最核心的转变是从“管企业、重运营”的传统模式,彻底转向“管资本、强赋能”的平台定位。

  转型带来跨越式增长:截至2025年9月底,投控集团总资产约506亿元,较重组前增长超90%。今年1—9月,营业收入超27亿元,利润总额超12亿元,这两项关键经营指标较重组前均实现同比增长接近翻一番,主体信用等级获评AAA级,成为市属国企中唯一获此评级的企业。

  方劲松介绍,集团内板块均衡发展转型成效尤为显著。如今非上市板块实现“三级跳”,总资产较重组前增长约3.5倍,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约1.5倍和2倍,彻底扭转了“一枝独秀”的格局,“上市与非上市板块并重”的目标开始落地生根。

  在资本赋能方面,中山投控构建起“1+4+N”高质量发展母基金体系,认缴总规模近160亿元,累计投资超185个项目,其中超50%返投中山本土,投资金额超70亿元;重组以来累计招商引资金额超107亿元,18个重点项目预计年产值达162亿元,形成强大产业增量。

  改革不仅激活了资本效能,更筑牢了国企的责任担当。三年来,中山投控在民生保障和城市服务方面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收购紫马岭养老院,与市人民医院合作打造“医疗+康养”新模式,2026年将进一步升级运营;污泥源头减量项目覆盖11个镇街,日均处理量达685吨创历史新高,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达40万吨;运营的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后国庆8天客流超70万人次,尚园公共文化中心双节接待超8万人次,环五桂山乡村旅游公路、崖口乡村酒店等“百千万工程”项目有序推进,雍陌村“郑家宴”餐厅等成为乡村振兴网红打卡点。

  ■资本运营精准培育新质生产力

  “资本运营的核心使命,是让国有资本精准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为中山产业升级注入动能。”方劲松表示,中山投控聚焦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半导体、新能源等关键赛道,以“基金投资+项目培育+招商落地”的闭环模式,实现“以投促引、以投促产”。

  2025年10月10日上午,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奥美森)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正式挂牌,成为中山市首家登陆北交所的本土企业,这也是中山投控在股权投资领域推动实现的首个成功上市项目,凸显国有资本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实效。

  方劲松列举了一长串企业的名字:泽辉生物、基本半导体等7家企业递表港交所IPO,形成“投资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梯队;投资泓慧能源,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上规”,其飞轮储能技术国内领先;支持新声半导体突破高端滤波器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手机行业国产替代补上关键一环;助力御风未来在中山建设研发生产基地,2吨级载人eVTOL机型成功首飞,抢占低空出行产业制高点;推动丹诺医药全球首创新药落地并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填补相关治疗领域空白;投资航天驭星卫星通信终端研发制造基地投产运营,助力中山抢占商业航天产业赛道,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随着投资的优质企业不断增加,中山投控从产业运营向资本运营、从上市板块优先向非上市板块和上市板块并重、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个转型”之路越走越宽,产业培育能力持续提升,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扛起国企“主力军”担当。

  ■朝着“湾区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奋进

  展望“十五五”,中山投控认准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方劲松说,将持续聚焦“产业投资+资本运营”主责主业,深化“三个转型”,朝着“湾区一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的目标奋勇前进。

  在产业投资方面,中山投控将进一步扩大母基金规模,完善“远道”基金品牌体系,聚焦更多前沿赛道,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优质企业的投资力度,力争培育更多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同时深化产业投资联动,吸引更多合作企业在中山落地发展,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产业集聚效应,助力中山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资本运营方面,中山投控将优化“投资-培育-退出”全链条机制,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完善战略管理、全过程投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等六大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本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优化配置,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千亿资产、百亿营收、双十亿利润“千百十”的发展目标。

  在服务大局方面,中山投控将主动对接中山“东承西接、南联北融”战略,深化与大湾区国企的协同合作,在产业融合、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打造更多标杆项目。同时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让国有资本在服务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方劲松充满信心地表示:“作为扎根中山、融入湾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我们将始终与城市战略同频共振、与时代发展同向疾行,让国有资本在服务城市发展、保障民生福祉中实现更大增值,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更持久、更强劲的国资动能”。

  策划/吴森林 黄启艳

  采写/本报记者 黄启艳 张倩

  见习生 周昊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