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多名运动员、3000多名记者、数以千万计的人流量。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期间,仅各参赛队成员就有上万人往返穿梭于粤港澳之间,整个大湾区的客流量数以千万计。这相当于一座超大城市人口的集体迁徙,却实现了说走就走、无缝衔接的丝滑流动。
11月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和终身名誉主席巴赫时强调,相信这届全运会不仅将见证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也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万千气象。
中国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运动会来到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首次“整装上阵”举办全运会,港澳首次成为东道主。三地在协同办赛中的探索创新,让粤港澳跑出深度融合“加速度”,将为大湾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全运经验”。
■“一小时生活圈”正变为现实
对全运会香港棒球队队员冯安生来说,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像是“半个主场”。
12日,香港棒球队在全运会棒球比赛首日亮相,看台上座无虚席,既有广东队的球迷,也有香港队的“铁粉”。
冯安生的亲切感不止来源于球迷助威。“我们经常来中山,与当地球员交流和比赛,对这个场地、对中山市都很熟悉。”
看台上62岁的香港球迷吴明汝也常来。从香港到中山,走深中通道仅需一个多小时。“这次我们买了三场票,这几天就住在中山。”
借助深中通道等基础设施,中山市的体育、文旅等产业蓬勃发展,“周末来中山看棒球、品乳鸽”成为港澳旅客的度假新方式,当地旅客量及旅游收入增长明显。
而本届全运会前夕推广的通关新举措,让两地往来更为便捷。符合条件的游客无需出示实体证件,仅“刷脸”即可实现7秒“无感通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正从共同愿景变成现实场景。
全运会羽毛球赛在深圳激战正酣。阿杰等三名香港警务人员下班后赶来为香港队加油,并打算看完比赛就回香港。快速通关体验,是他们决定当天往返的重要原因。
“‘刷脸’真的太方便了,连掏‘回乡证’这个动作都省了,比以前排队快了很多。”阿杰说,他几乎每个月都来深圳购物、逛吃。
和阿杰一样,许多全运会相关人士往返两地,高铁票都可随买随走——广深港高铁高峰期十多分钟一班,城际高铁趋近“地铁化”,让“跨城”几乎比同城还快。目前,澳门轻轨也已接入大湾区城际铁路网络。
双向奔赴,湾区畅行。
》》》下转05版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