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经济 新闻列表
~~~——
~~~——
~~~——
~~~——
~~~——
~~~——

 
2025年11 20
乙巳年十月初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5版 2025年11月20日 经济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如何加速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城乡风貌?
  》》》上接01版

  ■【监督不停】

  专家代表提建议,政企民同向发力

  “今天看的南朗街道,崖口村新村大街59户农房改造后,有13户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占比达30%,真正实现了环境改善向产业发展的转化;榄边村改造61间农房,打造39处‘四小园’,治理672处环境黑点,古墟31间农房规划为经营性用房,为文旅发展留足了空间;冲口村把闲置荒地改成公共绿地,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变化。”

  市人大常委会肯定了“一号议案”确定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工作的作风和成效,议案办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同时指出议案办理还有短板需要补齐,如个别区域污水管网建设受用地保障影响进展滞后,农贸市场“六乱”整治有反弹现象等,建议从抓全链条督办、小切口突破、长效化建设三方面落实。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要围绕成果加强监督。”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建议市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强监督,把农房风貌提升、“四小园”建设等成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要推动建立后续管护机制,比如农房改造后的维护、河涌保洁的长效责任等,让整治成效稳定可持续,真正服务现代化人文精品城市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代表中的专家学者,针对“四沿”整治、农房改造、污水管网等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拿出专业性建议,形成政企民同向发力的合力。

  本报记者 李红 通讯员 罗宇峰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