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下载PDF
 A08版:侨乡 新闻列表
~~~——将前往15个侨村实地调研采访,展现独具中山特色的侨风侨韵
~~~——中山市乡村文化振兴广场舞展演活动最后一场走进神湾
~~~——

 
2023年06 11
癸卯年四月廿四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3年06月11日 侨乡 扩展 收缩 默认

大涌镇基尾涌治理整合基本农田整治等多项沿线工程,河涌沿岸成了人们休闲好去处
风景好,“丰”景也好
  清洁小船缓缓移动,工作人员仔细打捞水面漂浮物,维护后的水面洁净如镜。岸上,爷孙俩坐在新修的滨水小公园里自得其乐,爷爷摇扇纳凉,孙子四处探索。4日下午,记者在大涌镇基尾涌清平大街段看到这祥和的一幕,再无从前嘈杂、脏乱、黑臭景象。

  作为中心组团治水一员,大涌镇近年配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共同推进域内未达标水体治理,约6平方公里基尾涌流域变得水清岸绿,大有“绿波春浪满前陂”的意韵。年轻人喜爱的网红餐厅加入进来,夜晚的基尾涌河岸,正在成为沿线居民和工业区打工人休闲的好去处。

  ■水清岸阔好乘凉

  和广东许多小镇一样,大涌镇河网密布。其中的基尾涌,便是大涌镇大涌社区、南文社区和安堂社区的重要水系,由北向南流经基尾大街、清平大街,穿越德政路,最终汇入岐江河。2020年8月,基尾涌治理工程全面开工。治理涉及河岸退移清拆,河道清淤、截污,新的排污管网铺设,以及沿线河岸绿化等多项工程。

  2021年6月,大涌镇和市代建办同步展开基尾涌河岸清拆和河道清淤、截污工作。大涌镇创新采用预先补偿等机制,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完成120户居民的征拆协调补偿,为河涌截污和岸线修复工程打下基础。

  记者了解到,基尾涌治理中,市代建办和大涌镇全程协同配合,高效推进。经过2个月奋战,市代建办完成河涌清淤,铺设了6公里排污主管道,大涌镇铺设了4公里污水支管,将周边农户的生活污水接入市政主管网。“治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质黑臭问题。”大涌镇住建局负责人表示。

  “我们两年前开始租住在这里,以前河涌的水有些臭,挺影响生活的,现在明渠部分基本不臭了,我们附近的住户都很开心,但是暗渠部分可能还要治。”带着孙子在河岸游玩的租户陈伯对记者说。

  在基尾涌下游岐江河汇入口,新修的滨水公园古树下,成了附近村民聊天纳凉的好去处。“河涌治理后,环境好了好多,也闻不到什么味道了,这里风大,凉快,我们没事就过来乘凉,晚上人还多些。”基尾街居民萧阿姨说。

  ■风吹稻浪好风光

  作为基尾涌的支流,治理后的运身塘水清见底,竟然呈现一幅“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的自然美景。资料显示,运身塘起点为大涌镇南文社区木棉树广场,主要由三块小型水塘组成,水域面积共计2.5平方公里。

  岸上房屋一字排开,隔路望塘而居,恰似一幅江南水居图。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房屋背后路的对面,是大片稻田,绿波连绵,风吹香溢。两条新修道路环房抱水绕田,将一层层的风景送到人们眼前。

  “基尾涌治理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运身塘片区治理就包括了水塘治理、岸线修复、景观工程以及连片基本农田整治和农路建设等。”大涌镇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运身塘片区原来民居拥挤,道路狭窄破损,农田荒废,整治工程将多个问题统筹起来,系统推进,重塑了片区生产生活空间。

  沿新修的河涌道路和农路绕行一周可以发现,运身塘西侧为工业区和居民生活区,东侧为基本农田及居民区,焕然一新的片区布局和田园风光,为附近工作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休闲好去处。“晚上很多在附近工厂工作的年轻人过来喝东西、聊天,灯一亮,我们这里便热闹起来。节假日,还有不少外边的人来玩,人气相当不错。”稻田边上一名咖啡店店主开心地说。

  本报记者 李红 文波 通讯员 卢岚 李泽凯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