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海表示,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统筹谋划、周密部署,举全市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市各部门各镇街迅速行动,掀起强镇兴村的火热实践,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在当前全省“百千万工程”百舸争流、奋勇争先的大局下,我们既要看到自身和先进地区的差距,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也要看到我们的基础、条件、优势,尤其是当下全市上下日夜兼程突围破局的良好态势,坚定信心再出发,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实践中奋勇争先。
郭文海强调,一要深刻认识“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镇村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百千万工程”是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和价值实现工程,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强、美、治”总体思路和强镇兴村“1388”行动的具体实施路径,切实推动中山“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二要坚定不移打赢打好转作风、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打造中山“百千万工程”特色亮点。要坚定不移打赢打好转作风攻坚战,坚持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带动广大干部队伍主动担当作为、日夜兼程奋斗,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社会氛围。要坚定不移打赢打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果断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产能,在纵深推进“工改”中腾出产业空间,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社会治理,为全市坚持制造业当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持续推进“大兵团作战”,大力抓好黑臭水体治理和农污处理,加快补齐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按时高质完成治水任务。三要坚定不移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三大目标,加快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围绕“经济强”,要大力推动产业片区布局,坚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依托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构建产业鲜明、集约高效、优势互补的跨镇街经济片区;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岐江新城三大发展平台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等中山“新十大舰队”;小榄、南头、古镇等经济大镇要大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强身健体”;东区、石岐、西区等中心城区要围绕电商、文旅、高端消费等现代服务业谋篇布局,加快提升辐射力、吸引力。围绕“城乡美”,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处理和“三线”治理,抓好农房风貌管控和改造提升,全面提升乡村风貌;要深入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持续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等活动,统筹提升“四旁五边”绿化美化水平,因地制宜优化林分结构、推进林相改造,做到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彰显特色。围绕“社会治”,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出租屋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做细做实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文化赋能等,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文明善治。四要坚定不移坚持“党建引领、改革突破、汇聚社会力量”三个贯穿始终,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强保障。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建设,配好配强镇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组织动员群众投身到“百千万工程”,引导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形成党员带头上、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改革突围突破,以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坚定不移向基层放权赋能,有效破解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激发镇村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动力、活力。要坚持广泛汇聚社会力量,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做深做实政企村结对帮扶,引导侨胞、乡贤回馈桑梓,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五要坚定不移坚持“市统筹、镇主战、村落实”三级联动,形成全市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高效工作格局。要强化市级统筹,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既要牵头抓总,制定目标任务、加强督查考核,也要靠前服务、上场作战,把适合由市一级主导推进的任务扛起来。要坚持镇街主战,各镇街要高度重视,强化规划引领,找准主攻方向,立足自身实际,认真谋划实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营造沙场赛马、比学赶超浓厚氛围。要坚持村(社区)落实,坚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把市、镇(街)部署的工作落实到位,努力在全省“百千万工程”大局中做出特色、做出经验,贡献中山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