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底中山首家旅游民宿登记至今,我市旅游民宿产业依附乡村游、文化热等几波文旅浪潮,完成了从萌芽到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以住宿为核心,配套餐饮、康养、研学及户外运动等关键业态的多元文旅生态系统,正在被实践。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市旅游民宿在基础设施、服务质量、行业标准以及招商力度等方面都显露出了待完善提升的空间。旅游民宿是新时代人们归园田居梦想的外化,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助推器。中山旅游民宿产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抓手在哪?怎样让配套保障尽快追上一马当先的市场热情?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旅游民宿从业者、文化旅游部门、村领导班子以及专家学者等,以期管窥一二。
本报记者 谭桂华
画像 立足乡村,主打文化韵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远离喧嚣,奔向清净幽雅的自然,旅游民宿业也由此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人们喜欢旅游民宿,一方面因为它是家与自然的结合,既有家的归属,又有自然的雅趣;另一方面,旅游民宿可谓“千宿千面”,每间旅游民宿都有自己的故事,体现着不同经营者的理想和情怀,让旅游居住者产生新鲜、不重复的体验感。
按照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管理科工作人员的介绍,把以上数据按比例缩小,基本就是中山旅游民宿业的情况。“民宿最初的概念,就是城镇和乡村居民利用自己拥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住宅或者其他条件开办的,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景观、特色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强调依附属性,当地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是核心要素。”市文广旅局工作人员说,随着市场发展的不断纵深,后期出现了少量以公司为经营主体、由职业经理人操盘的高端商业旅游民宿,完善了市场细分体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旅宿需求。
近年来,中山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形式多样”的原则,大力挖掘旅游民宿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山市政协常委、中山市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邱晓明一直在关注中山旅游民宿业的发展。他认为,近几年中山旅游民宿在数量上有了增长,目前存在一定的提质空间。从业者要理性认识市场和自己,想清楚到底要做什么类型的旅游民宿。如果要做高端型,就要进一步丰富功能和业态,在民宿中呈现更多文化韵味、农耕特色,让中山的“旅游民宿画像”更加清晰、优质。
困境 住宿业,还是旅游业?
任何一项新生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风雨跌撞,才会臻于完善和成熟。目前,缺少统筹规划、缺少行业规范、管理依据不足、事中事后监管困难等问题,几乎是全国各地旅游民宿业面临的普遍困局,中山亦然。
市文广旅局市场管理科李儒福经历了一系列过程。他认为,旅游民宿市场发展迅猛,新特征、新情况不断涌现,有一些工作归属需要明确,也有一些法规机制有待完善。例如,旅游民宿到底应划归住宿业,还是旅游业?如果是住宿业,大多由民房改建的旅游民宿与高层酒店建筑截然不同,不能套用一个标准;如果划归旅游业,仅靠文旅部门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还需公安、消防、卫健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
其次,旅游民宿的发展需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我市现有旅游资源规模相对较小,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仅有3个,且夜间游产品缺乏、旅游资源同质性强,再加上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村内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游客需求。这些都导致了我市在旅游民宿产业招商上存在一定困难,全市民宿缺乏整体品牌运营,产业规模效益尚未体现出来。
此外,由于缺乏职业化、专业化的经营理念,大部分旅游民宿从业者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这就导致旅游民宿业鱼龙混杂,所谓个性化服务,可能是淳朴、贴近、真诚的美好体验,也可能是花被单、硬毛巾的农家乐。
破局 寻路“百千万”
在通往桥头村的几个主要路口,要么是咖啡馆,清新雅致;要么是旅游民宿,水软山温。近年来,这个古村以岭南水乡风光和稻香田野为主题,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打造优质文化和旅游目的地,绘就了一幅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桥头村党支部宣传委员郑建成认为,旅游民宿经济作为一种新业态,已成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强大引擎。桥头村班子一直大力支持旅游民宿发展,并在土地使用、优惠政策等方面创造可探讨空间,为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乡村旅游民宿发展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互利绑定关系日益清晰,黄健在交流中表示,自己在做好内部产品提升的同时,也非常愿意将旅游民宿作为本地文化传播的载体,衍生出更多消费场景。“希望能深度参与本土文化挖掘,把当地人文历史、乡土民俗、非遗技艺等融入旅游民宿发展,共同成长。”
三乡镇雍陌村的美宿·雍陌民宿,同样与周边环境一起迈出了向前的步伐。近年来,雍陌村充分利用郑观应故居、岐澳古道、中山温泉省级旅游示范区等区域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美宿·雍陌践行“民宿+”模式,实现与周边网红餐厅、咖啡馆、研学机构等多元业态的联动发展。“持我们家房卡,去上扎染体验课、去指定餐厅吃饭都有折扣。”美宿·雍陌店长许妙贞表示。
为了有效推动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我市有关部门也在持续加大奖补力度,协力打造典范旅游民宿。根据中山市文化和旅游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政策,我市2021年以来已发放特色民宿、特色民宿村类奖补资金175万元,“原野之上”“雍汇”“东街里”“觅秋”等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民宿企业落户中山。
记者还了解到,中山已先后开展三次特色民宿评选,合计选出特色民宿13家。南朗街道获评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村,南朗街道崖口村、三乡镇古鹤村、五桂山街道桂南村被评为中山市民宿特色村。争取到2025年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具有浓厚香山古韵的4个民宿产业集群,以提升民宿精品化、集约化、品牌化水平,推动乡村民宿与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游、“微度假”等业态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