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下载PDF
 A08版:侨乡 新闻列表
~~~——五桂山街道通过三年治水攻坚,推动秀美乡村“绿色”富民
~~~——

 
2025年04 06
乙巳年三月初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5年04月06日 侨乡 扩展 收缩 默认

守好中山的“水缸子” 充实村民的“钱袋子”
治理后的五桂山沙爷河。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三月的风,轻轻拂过五桂山的碧峰叠翠。深藏于苍翠之中的桂南村,青石巷陌间渐渐缀满游人的身影。3月26日,记者探访这座风景如画的村落,只见三三两两的游客沿着村里的沙爷河漫步,走走停停闲赏田园风光。彼时,阳光温柔地洒落,沙爷河面泛着琉璃般的波光,清透的流水抚过浅黄的细沙,几个山坑螺悠然地在石缝间爬行,留下一道道细密的水痕,一派秀美。

  本报记者 林燕英

  ■水清景美人气旺

  “经过三年的治理,沙爷河水清了,景美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桂南村人,毛玉华亲眼见证了沙爷河的蜕变。“近几年村里完成了农村污水工程建设,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不再直排入沙爷河。村里还定期对沙爷河进行‘管护’,每月至少开闸排水一次,清除水面的树叶。”

  对于沙爷河的变化,许多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2023年大学毕业、选择回村就业的古振泓,对村里的治水成效赞不绝口。“我邀请大学同学来桂南村游玩,他们都惊叹这里的风光如此秀美。”

  记者了解到,过去三年,五桂山街道大力推进治水工作,针对沙爷河流域内农村污水管覆盖率低的情况,投入约2080万元开展农村污水工程建设,新建污水管网约11千米,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座;投入约183万元开展病害管网修复,合计修复管网约900米,疏通管道540米。

  如今,沙爷河的水质已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成为桂南村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村内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不少村民在沙爷河沿岸做起了“家门口的生意”,售卖小吃、凉茶、咖啡等特色商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显著的发展成效,桂南村不仅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更入选“百千万工程”首批省级典型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治理同样取得明显成效的还有北台涌。这条河涌流经五桂山街道的南桥村和龙石村,起于槟榔山村,止于鲤鱼山村旧桥,全长约16.5公里,平均河宽28米,流域面积约67.36平方公里。治理前,河涌水体发黑发臭,附近村民经过时不得不掩鼻绕行。“现在河水变清了,鱼儿回来了,村民们都喜欢到岸边散步休闲。”村民李学斌说。

  记者来到北台涌畔,只见微风轻拂,河面粼粼水光如碎银般闪烁。据了解,为全面提升北台涌的水环境质量,五桂山街道投入约710万元实施农村污水工程,新建污水管网约6公里、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座;投入292万元开展病害管网修复工程,累计修复管网938米;完成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合计新建污水管约1.2千米,新建传统截流井7座、智能截流井1座,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1座;同时,还通过实施小区、厂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强涉水面源污染整治等措施,确保水治理成效长效化。经过系统治理,北台涌水质得到显著提升,目前稳定达到II类水质标准。

  ■“站在群众的角度来推进治理工程”

  治水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自从2021年中山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后,五桂山街道高度重视治水工作,要求各部门、各村委会进一步强化思想、行动和技术保障。“我们成立街道、村两级专职队伍,全程跟进解决施工难题。”五桂山街道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办事员许世伟介绍说,治水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一开始群众的不理解。

  “村民习惯了传统的污水排放方式,认为污水治理是‘多此一举’,抵触情绪明显。”五桂山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陈梓豪坦言,五桂山街道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因此要常常跟村民“聊心事”,不断地做思想工作。

  对实施污水治理工程一开始“不情不愿”的还有部分企业主。“厂区雨污分流改造涉及经济投入,他们一开始感觉看不到‘产出’不太接受。”五桂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张振忠说,他因此与村委一起反复入户沟通,给企业主算起“生态账”和“经济账”。

  记者了解到,为了顺利推进水治理工作,争取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五桂山街道、村两级专职队伍只能一家一户地做工作,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把施工影响降到最低,如在拟施工地点及通道位置提前贴出通知,明确即将施工的内容、时限、具体联系人,并做好标牌、指引等。村民担心施工开挖影响自家围墙、房屋的安全,专职队伍就与施工人员一起,上门给村民解释施工做法,并承诺出现问题后的处理措施;村民以家中有孕妇为由不接受施工,施工队就在宝宝出生后再作业;管网铺设时,村民担心出行受影响,专职队伍就和施工方就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控制开挖面、开挖时间、回填时间等,并对路面拓宽加固。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与村民相处的方式是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五桂山街道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班组长贺礼成每天都跟村民打交道,村民对污水治理工程有啥想法和意见,也第一时间找他说。村里小巷狭窄,施工队要在确保村里原有的电力、通讯等管线完好,施工难度较大,再加上村民担忧施工影响房子安全,施工队的压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我们放弃机械开挖,改用人工施工。”贺礼成表示,虽然因此工期延长了,但能让村民放心,这些付出都值得。

  随着污水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五桂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群众也切实感受到水环境治理带来的实际效益。“村民的态度发生了明显转变,现在提起污水治理,大家都一致支持。”参与污水治理全过程管理的工作人员们因此倍感欣慰。

  记者了解到,五桂山街道打赢污水治理的攻坚战后,不但守好了中山的“水缸子”,还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如今,五桂山水质稳居全市第一,5条河涌全面消除劣V类,北台涌、沙爷河部分季度达Ⅱ类水。辖区内的龙石村、南桥村河清岸绿,周末、节假日游客爆满,呈现出秀美乡村的美好发展前景。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