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梁展宏
■“港车北上”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
有关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1日“澳车北上”措施实施至今,澳门单牌车进出境接近40万辆次,约占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客车通关总量的四成。
7月1日起实施的“港车北上”政策,是指香港车牌车不用申请“两地牌照”,经过在港验车、购置保险,通过内地海关、边检部门备案等流程后,这些车主即可在香港为小汽车领取电子牌证。同时,经网上登记获批后,车主即可自驾香港牌照私家车通过港珠澳大桥直接进入广东。
有业内人士预计,目前约有45万辆香港私家车可受惠于“港车北上”政策,按照“1辆车配2至3名驾驶人”来算,未来至少将有90至135万人可常年经由港珠澳大桥往返广东。未来,香港居民在大湾区的活动范围、消费金额、消费频率有望显著增加。
在不少经济分析人士、机构看来,此次“港车北上”政策是推动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方面,它将通行港珠澳大桥的车辆从数万辆的特定车辆扩大至几乎所有私家车,数量较以往“两地牌”车辆实现了几何级别增长;另一方面,它将显著扩大香港居民与广东尤其是大湾区的联系,促进两地紧密联系以及大湾区融合。
■相关手续不断简化,港人置业湾区越发便捷
中国银行(香港)早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46%的受访者考虑置业大湾区,中山成为除深圳、广州两大一线城市外,香港居民最青睐的大湾区城市之一。早前,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出版的《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71号报告书》,提到有26.62万香港居民有兴趣前往内地大湾区城市生活,其中有22.03万香港居民意向是“居住或退休”,其中,有近半人认为内地城市家居/住宅面积较宽敞,还有约26%的人认为房价较便宜。
华南地区大型中介机构乐有家指出,“澳车北上”“港车北上”等利好措施的相继落地,进一步加速推动港澳和内地城市的融合。特别随着明年深中通道的通车,香港私家车的流通将加快香港、深圳、中山、珠海、澳门五市构成“湾区跨海大桥都市圈”。城市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也让港澳居民北上置业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中山作为大湾区黄金内湾城市群中房价性价比较高的城市,其宜居属性备受香港工薪阶层关注。
笔者从中山一些大型银行了解到,近两年,香港多家中资银行陆续推出大湾区物业按揭服务,纷纷成立专业团队,服务在大湾区有置业需求的香港居民,一站式解决客户难题。其中,申请按揭方面,目前港客所递交资料都大致雷同,大多要求提供身份证及回乡证,最近3个月收入证明,购房证明如认购书、首期付款收据等。备好文件后,即可前往香港银行分行递交按揭贷款申请,购房者基本无须亲赴内地,就可以在银行职员协助下办理按揭贷款,申请批核时间1至3个月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香港市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时,经常遇到各种问题,包括入息证明、银行按揭、车位销售等问题,如今都可以通过内地的港资银行或内地四大行办理解决。
■“明星置业效应”擦亮中山宜居招牌
作为最受香港居民欢迎的置业城市之一,目前,中山吸引了不少香港艺人和知名人士置业和定居。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大家也经常能看到香港艺人在中山购房、旅游、逛街、探店、聚会、运动等日常生活画面。
对此,中山市房地产行业协会负责人仇隽峰向笔者介绍,除了香港艺人外,其实,恢复全面通关后,香港居民到中山置业已经十分普遍。相比起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凭借交通、人居环境、楼价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中山成为今年来港人在湾区置业最为火热的二线城市之一。以今年一季度中山楼市网签量为例,香港购房客户占比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
仇隽峰表示,很多香港客户获悉今年大湾区城市房价有松动,房企促销力度加大,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因此今年来,中山多个重点镇街楼盘接待的香港客户看房量明显反弹。与此同时,很多中山房企项目也主动出击,先后到香港组织看房旅游团、推介会、答谢宴等,借此推广中山人居环境、区位、房价等优势。
“这几年,我们夫妻俩坚定了退休回内地生活的想法。把香港的房子出租了,房租就足够我们在中山过上很舒适的生活。”两年前就已经在火炬区购房置业的香港市民杨先生向笔者表示,选择定居中山,一方面是由于他太太祖籍在中山,亲戚多方便往来;另一方面,与珠海、惠州等同级别城市相比,中山的广府文化、语言环境与香港更加“同声同气”,饮食、生活气息跟香港更加接近,交通也非常便捷。作为拥有两地牌的车主,他非常期待港车北上实施后,他在香港的朋友都能更多地直接自驾车到中山度假、置业,丰富自己的“湾区生活朋友圈”。
“中山对于香港人来说,其实一点都不陌生,毕竟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港人回中山探亲、祭祖、旅游度假。”朱先生是香港人,祖籍在中山,疫情前几乎每年都回中山祭祖探亲,“食得好、住得好”是大多数香港人对中山的城市印象。而且,与香港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住房价格比起来,在中山几十万元就能买套公寓,一百多万元就能买到全新的电梯洋房,这是在香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置业梦。他表示,如今大湾区的发展机会越来越多,他的儿子也计划这一两年内到中山置业,未来不排除到大湾区工作和常住。
笔者手记
期待更多港澳青年
到中山安居乐业
随着今年内地与港澳全面通关,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正式回到正轨。记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尤其是关注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的发展问题。
在笔者看来,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际化大都会,要让香港年轻一代转变昔日思维,主动融入和参与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最现实的莫过于解决“四业”问题,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正所谓安居乐业,先有安居,再有乐业。几十年来,尽管香港发展迅速,但人多地少导致的住房问题,一直是普通香港老百姓心头之痛。
随着香港融入大湾区的发展,不少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想通过置业大湾区解决住房问题。以中山为例,除了港珠澳大桥外,2024年深中通道、新中山港客运码头的落成,未来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南中城际)的建成,将使香港到中山的交通十分便捷,“一小时生活圈”“5+2生活圈”不再是纸上谈兵。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香港同胞对大湾区的认可,中山这个“宝藏城市”将会吸引更多香港人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