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综合资讯 新闻列表
~~~——
~~~——中山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盘活小区各方资源促进社区和谐
~~~——

 
2023年07 12
癸卯年五月廿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4版 2023年07月12日 综合资讯 扩展 收缩 默认

“物业+养老服务” 为老年人幸福“加码”
中山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盘活小区各方资源促进社区和谐
物业工作人员搀扶老人下楼。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笔者获悉,去年至今,中山先后在数个物业小区试点开展“物业+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其中,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已经成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推广的重要优势。目前,港口镇星辰花园、西区碧翠华庭、板芙镇盈悦社区等物业组织已作为“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初见成效。

  文/梁展宏 图/受访者提供

  ■中山部分小区“物业+养老服务”见成效

  年过七旬的梁姨夫妇居住在西区街道碧翠华庭小区,她日常出行需要轮椅辅助。一天,她正想和老伴一起去医院,却发现家中的轮椅坏了。无奈之下,梁阿姨拨通了小区物业的电话求助。不一会儿工夫,物业工作人员便给梁阿姨送来了一辆轮椅应急,并通过业主微信群联系志愿者,对梁姨的轮椅进行维修。

  作为碧翠华庭小区物业负责人,来自中山中正物业的苏金章告诉笔者,该小区共有3000多位居民,有200多位老年人,其中独居、高龄等老人有20多位。“在2022年成为‘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后,我们以‘党建引领,业委会物业助力,发展新型养老服务’为目标,发动小区党员、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力量,通过入户调查,为小区里的老年人分类建立了档案,制定了关怀到户的基础性服务‘菜单’,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苏金章介绍,关怀到户的基础性服务,立足于保障老人的基本养老生活需求,主要包括入户巡访、送餐、入户清洁、入户维修、生活用品代购等。

  “我们物业有30多名工作人员,还有3名小区管家,加上志愿者,开展服务很方便。物业还有24小时值班人员,能随时处理老人遇到的困难。”碧翠华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物业开展养老服务的最大优势就是离小区老年人近、熟悉老人情况,提供服务更及时。更重要的是,小区的举措可有效解决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生活的照料难题,促进了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笔者了解到,去年起,板芙镇盈悦社区也组建了以物业工作人员为主体、低龄或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为辅助的“以老养老”志愿服务队,为小区高龄、独居等老年人开展“多对一”日常关爱服务。此外,他们还通过整合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在小区持续开展助洁、助养、助康、助乐、助力等服务工程,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家居清洁、医疗康复、交流谈心等服务。

  ■“以奖代补”政策激发物业参与积极性

  据介绍,为促进“物业+养老服务”规范化发展,早前中山市民政局就成立了工作小组,制订出详细的评估指标,并将物业服务人员纳入全市养老服务培训对象,定期进行培训。同时,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中山市“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评估指标对试点单位进行综合评估考核,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得分在85分以上的予以3万元资助。

  今年,市民政局还印发了“物业+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每个镇街至少要有一家物业服务单位申报开展养老服务。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中山现有的“物业养老服务”试点中,几个小区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以设施融合、需求融合、团队融合、智慧融合和文化融合,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接下来,中山将通过探索、创新、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笔者手记

  “物业+养老服务”终究会走向普及化

  我国是人口众多、社会家庭成员结构复杂的国家。如今,人口老龄化在加速,探索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已成为摆在国家、社会和家庭面前的重要现实课题。

  随着这些年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养老逐渐成为了主阵地,而物业小区、居民社区更成为重要载体。目前,物业公司数量庞大、覆盖面宽,构成了一张庞大的服务网络。相较于其他机构,理论上,物业公司能够为社区老人提供更为便利和快捷的老人服务。笔者认为,作为社区的运营管理者,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日常通过为业主提供服务建立信任关系,为养老服务引进社区打下基础。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供的养老服务,就更有针对性。

  从更深入的角度考虑,除了个别试点以外,目前离物业公司大规模普及社区养老,还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结合政府监管、地方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制定的“物业+养老”收费标准,二是结合政府监管、小区物业自身服务水平而制定的“物业+养老”服务标准。从目前来看,上述两个标准如何在市场化、普惠性、高质量中取得平衡而又不会衍生出新的问题,还需要在政策制定、监管体制、物业公司的人才团队和软硬件储备等方面下功夫。

  当然,在第一批“80后”都已“奔四”的社会现实环境下,笔者相信,以“物业+养老服务”为代表的多元社会化养老服务,终究会走向普及化,虽然过程会比较曲折,社会问题始终需要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来解决。对于物业公司而言,在如今物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日益上涨的环境下,挖潜“社区经济”“银发经济”将是长远实现转型升级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必然探索。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