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如果你拥有一间书房和一个花园,你便拥有所需要的一切了。”在中山,这个梦想实现起来,可谓是轻而易举。因为很多美丽的中山书房,就建在了风景美丽的景区或公园里。
一座城市,有了书房就有文化味。一处风景,一个公园,有了书香便有永不褪色的风景。
2021 年 12 月 18 日,南朗儿童公园自助图书馆以充满童趣的环境布置,与儿童公园形成配套,所有藏书均面向少年儿童。( 摄影|欧果 )
2021 年 12 月 13 日,位于濠东路尚城花园小区旁的“中山书房·火炬区 悦读”自助图书馆。( 摄影|文智诚 )
书香相伴鸟语花香
阅读本是寻常事,繁华静处待知音。公园或者景区,是熙来攘往的喧嚣之地,但一间伫立于风景里的书房,总有一种安静的力量。它也在等着知音的到来。
永宁中心公园自助图书馆,坐落于小榄镇永宁中心公园内。这间有着明显岭南派仿古风格的书房,沉稳安静的风格与公园的青葱绿意互相呼应,书房已完全融入公园的风景中,成了风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添了古色古香的风韵。
风景不独好,但有书香来伴。中山建在景区或公园里的书房,都有着与周边景色相映成趣的特色。为让全民的阅读变得“唾手可得”,中山建在景区或公园里的书房有不少,大涌红博城景区、小榄镇江滨公园、西区休闲文化公园、石岐文化公园、火炬开发区得能湖体育公园、南头镇中心公园、横栏镇街心公园……一间间各有风格的书房像散落出去的种子,落下来,生了根,成了美丽风景中另一种美丽的存在。
风景里因书房而添了书香,书香因为公园而与鸟语花香长相伴。“周末,带着小孩到公园里来玩,玩累了就可以到书房里休息一下,看看书。”在小榄镇江滨公园的自助书房里,市民陈先生正带着上四年级的儿子在书房里“小憩”,一人手捧着一本书,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这里的书比较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看。要是不看书了,也可以安静地呆着,只要不打扰别人就好。”
公园因书房而添了书香,书香因为公园而与鸟语花香长相伴。小榄江滨 园自助图书馆倚江而立, 是 一座古朴别致的三层建筑。( 摄影|贤桦 )
2021年12月19日,小榄江滨公园自助图书馆外景。( 摄影|贤桦 )
2021 年 12 月 19日,小榄江滨公园自助图书馆内,小读者们沉浸在书海中,贪婪地汲取知识营养。( 摄影|贤桦 )
有时候,书房更像一处心灵“驿站”。有些人到了这里,并不翻书架,或是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是拿出自带的工具书,埋头工作或者学习。最难得的是,每一个人都谨守着“安静”,间或一两声轻咳,挪动位置的窸窸窣窣声,都是极尽克制,每个人都在尽心维持着书房里的安静。
一间美好的书房,是城市气质的流露。静处有书香,它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着一处心灵栖息地的同时,也承载着这里所有人关于书香生活的美好期望。世界上景致美好的书房自然不胜枚举,不过,再美好也在千里之外。最喜欢的,莫过于生活圈内的一隅书房,那是关于这座城市最美好的记忆之一,温暖且怡然。
沉浸在书香中的幸福儿童
在所有的公园书房里,南朗镇儿童公园自助图书馆是一个亮眼的存在,这是一家开在儿童公园旁的书房,也是首家为儿童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的书房。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门提出了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重点领域和组织实施的路径。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部署,对于统一社会共识、凝聚各方力量,指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儿童友好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蓝天白云下的书房,以蓝绿色为基调点缀着红黄绿的圆形图案,用色活泼稚趣盎然。与其他城市书房相比,童趣梦幻是这间书房最为突出的气质。清新的简约装修风格打底,在此基础上,童趣活泼的圆形装饰巧妙地点缀在书架之间,构建出亲切的童趣空间。而透过明亮的落地窗,让公园的绿意与景色一览无余。
在这间书房里,所有藏书都面向少年儿童,丰富的绘本读物是这间书房最吸引小朋友们的地方,涵盖各个学段的益智书籍在这里应有尽有,孩子们徜徉其间,不知不觉时间便溜走。据说,书房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亲子阅读分享,带着家长孩子们一起泛舟书海,体会阅读的魅力。
通过儿童主题书房的建设,我们发现了中山这座城市的可贵品格。
城市的管理者们既重视儿童的环境体验,也在规划中考量到了儿童利益,为儿童创造了多元而具深度参与体验的公共空间,让儿童在参与中培养出对社区、城市和自然的热爱,激发了自身的创造力和责任感。在这样有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们,一定会自觉地融入这座热爱他们、他们也热爱着的城市,并在将来成为这座城市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2021年12月12日晚,火炬区得能湖公园自助图书馆灯火通明,为城市点亮一簇暖光。( 摄影|欧果 )
2021 年 12 月 12 日晚,火炬区得能湖公园自助图书馆内,一位小读者沉浸在书香里。 ( 摄影|欧果 )
◆《中山画刊》编辑部
◆文:闫莹莹
◆图:欧果 文智诚 贤桦
◆编辑:文智诚、刘永盛
◆二审:明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