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的簪花、白花蓝海的罗裙、光润饱满的掐丝珐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工艺凭借精湛实力“走红”,漆扇制作也在这波流量中脱颖而出,甚至在第十六届中山书展上广受关注。由此“出圈”的古老漆艺,再次让大众触摸到东方文化的质感与温度。
明希是中山漆艺的90后年轻推广人之一。青春年华里她寻访南北、钻研工艺,而“艺”的热爱与对“乡”的思念又召唤她扎根中山,为漆艺“代言”,引领更多漆友“入圈”,感受千年技艺的悠厚底蕴。
拜师学艺,创作仙艇
明希年轻时“北漂”过几年,为了传承到正统的非遗工艺,她不远万里辗转全国拜师寻“根”。
早年明希前往北京拜师郭巍,学习掐丝珐琅画技法,闲暇时光她漫步于潘家园文玩市集玩览古物,与集市里的手工艺人们、大学里的艺术类学生们一同切磋技艺,渐渐地,她对非遗工艺有了深入而系统的认识。
在甜桃美术馆展出的漆艺作品。
在甜桃美术馆展出的漆艺作品。
回到家乡中山,明希惊喜于中山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非遗作品在中西融合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同时,她也将从北方习得的非遗技艺与中山民俗文化融合,创作出兼具南北风情的艺术物品。
在她的工作室,放置着一只用非遗工艺制作的仙艇模型,“有龙舟又何必造仙艇?”来访友人常常在欣赏之余产生这种疑惑。这时,明希的巧妙设计算是达到目的了。“明万历年间这场龙舟事故,让西区百姓为缅怀死者,采用仙艇替代龙舟,而切掉的龙头和龙尾则演化为今天的西区醉龙。”明希开办了多少场活动,就有多少次以此作为故事的结尾。精巧轻质的仙艇与沉甸甸的历史巧妙地呈现在此刻,冲击着柔软的心灵,在记忆深处留痕。
“具象的作品、生动的故事传递的声音更有力度,透过这些,大家对中山民俗文化了解会更加深刻,进而提升整个非遗文化的发展氛围。”明希坚持,无论本土的,还是融合的,最终都是中国的、非遗的。就像大漆艺术,无论它以何种方式在哪个地方重回大众视野,都为非遗人所乐见。
漆艺虽美,却也脆弱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泛称中国漆,是一种纯天然树脂涂料,在我国有8000多年的历史。大漆因其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曾被广泛用于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制作。这些充满魅力并独具中国气派的漆艺,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珍贵瑰宝。
如艺术家所介绍,漆艺是自由的,无论是平面还是立体,它都能通过特殊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漆艺也是繁复的,了解掌握大漆独特多变的习性与众多的漆器工艺技法,需要艺术家们投入极大的耐心,在忘却时间的打磨中逐渐显现其独一无二的美。
漆艺虽美,却也脆弱。传统的漆艺工艺并不容易入门,学习周期长,迭代速度慢,如果不作推广和创新,漆艺很可能会失落。土生土长的中山人——明希和团队希望尽量降低大众“入圈”的门槛,扎实做好前期工艺产品,通过体验一道工艺的形式推广,以更年轻的方式让大众接触漆艺。“我们在做的事情是用创新的方式,让大众有机会在一个半小时的轻松氛围中感受漆艺。”
工作室中,明希正带领着漆艺爱好者们将手中素扇缓慢深入调配好的大漆颜料桶中,随机的色彩晕染幻化出独具特色的肌理,似山峦、像湖海、如夜空……每个人都获得自己独一无二的“非遗漂漆扇”。“虽然漆扇制作和真正的漆艺有较大差距,但漆扇带来的这波流量,还是大大提升了人们对大漆艺术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展现漆艺,明希还会教授漆艺爱好者打磨技艺。只见一友人先取一漆制木坠,用不同质地的砂纸悉心打磨。慢慢地打磨下,层层色泽逐渐透于眼前。而后他将独属于自己的大漆吊坠串绳挂于脖间,悦纳一份穿越时空的奇妙。
运用AI技术,创新漆艺
漫步于明希的美术馆,以“堆叠 皱起 流动”为主题的国漆艺术作品悬挂在墙壁间,来自阳江、广州、厦门等多位漆艺人,以漆为载体,在时间的堆叠中默默沉淀,在自我叙事与传统技艺的结合中,令大漆随着人的意识在画面中徐徐流动。
多元化的工作坊布局,既展示了漆艺传统艺术之美,也打通了现代工业品与传统工艺融合创作的道路。“谁说传统不时尚?”明希坚定地说,“奢侈品的金钱价值并不是完全与艺术价值对等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认识到传统的艺术价值并不低。”时尚底色源于情感和艺术本色,这是一种理性审美的回归。
在创作上,明希也不止步于传统工艺,她大胆地将AI技术运用到创作中,并通过工业化方式将手工艺与日常实用品融合,将产品更高效地推广到大众视野中。“在工业化产品和手工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的情况下,我们会采用工业化方式辅助我们的商业产品。”
除了采用AI技术外,新的漆艺传承人还会运用一些现代材料,比如塑料袋成团的纹理,来丰富漆艺纹理形式,创作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未来,像明希一样的年轻传承人们还会不断改善传统工艺,融合实用商业和国潮文化,持续推陈出新,创作更多大众乐意付费的漆艺文化作品。
漆艺扇子。
在甜桃美术馆展出的漆艺作品。
漆艺爱好者们自己打磨的漆艺吊坠。
明希(左二)在指导爱好者进行漆艺制作。
在甜桃美术馆展出的漆艺作品。
(摄影|缪晓剑)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