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沙——”我踮起脚尖,轻轻拂去申明亭斑驳石墙上的尘埃。墙上那幅画里,一位短发的姐姐目光炯炯,仿佛在对我讲述烽火中的故事。她,就是19岁时壮烈牺牲的抗日交通员——周雪贞,也是我心中最亮的星。
1945年8月9日,乌云低垂,压得让人透不过气。周雪贞把密信折成指甲盖大小,缝进衣角,踏上前往东江的羊肠小道。走到宝安黄田时,枪声骤起,眼看要被搜身,她迅速把信件塞进嘴里嚼烂吞下,纸角划破舌头,血和字一起咽了下去。敌人搜不到信件,就把她吊在祠堂横梁上鞭打,又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竹签刺进她的指甲缝,煤油灯炙烤她的胸口,但周雪贞咬破嘴唇不吭一声,冷笑道:“信在我心里,你们拿不走!”当夜,敌人把她拖到村口,刀光闪起前,她昂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她年仅19岁零2个月。
时光倏忽而过,我抬头细看如今的申明亭:阳光穿过木棉树,在石板上洒下点点碎金。我将带来的白菊放在墙根,菊瓣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她当年短发飞扬的模样。老师常说:“铭记不是停留在过去,而是把英雄的精神种进脚下的土地。”
近日来,我和爸爸妈妈参与到“百千万工程”当中,为学校的“四小园”植树添绿。爸爸挥锄,妈妈扶苗,我提着红色小水壶,给树苗们浇第一遍“成长水”。我偷偷把写有“周雪贞”三个字的木牌埋在树根下,愿每一片新叶都是她未竟的青春。我想,如果周雪贞姐姐能看见,一定会笑着对我们竖起大拇指。英雄从未离去,她已化作我们胸口那粒滚烫的种子,在和平的年代里,悄悄开出新的花朵。
指导老师: 黄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