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中山镇超”点燃激情 香山少年绿茵逐梦 新闻列表
~~~——
~~~——

 
2025年10 22
乙巳年九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2版 2025年10月22日 “中山镇超”点燃激情 香山少年绿茵逐梦 扩展 收缩 默认

游戏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特色活动点燃参与热情
解锁中山校园里的“足球密码”
▲博凯小学的足球大课间活动。受访者供图
▲沙溪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在练习足球。记者 冯明旻 摄
  每所学校都有独特的足球培育模式。记者姐姐探访火炬开发区博凯小学与沙溪镇中心小学发现,两所学校或依托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或借助特色活动营造氛围,不仅让每个孩子在绿茵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足球天地,更在一次次奔跑中实现了成长突破。

  文/记者 袁婵 赖彤瑶

  博凯小学:游戏化教学让孩子们爱上足球

  “我们不追求每个孩子都成为足球精英,只希望他们能看懂比赛、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火炬开发区博凯小学的操场上,体育科组长刘海祺老师望着奔跑追逐的同学,说出了学校推广足球运动的初心。

  据悉,该校为各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两节足球课,并依据不同年龄段同学的认知规律设计差异化内容,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孩子年龄小,教研组就设计‘找朋友运球击掌’‘足球小侦探’这类游戏,让他们在玩耍中练习跑、跳、协调能力;三、四年级就升级为‘抓尾巴运球’,把运球、传球等基础技术融入其中;五、六年级则加入战术小游戏,培养他们的配合意识。”刘老师说,重复性技术练习容易让孩子感觉枯燥乏味,而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模式,能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掌握技能。

  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足球的态度。此前,四年级有个学生总以身体不舒服“躲”着上课,于是老师特意在团队运球闯关游戏中让他当“闯关队长”,让队友带着他熟悉动作。几次下来,他不仅掌握了运球技巧,更在团队协作中找到归属感。如今,他既是班级球队主力,还带动了身边同学一起踢球。

  此外,该校还通过足球联赛、足球板报评比、足球摄影展、足球征文大赛、亲子足球趣味赛等多元形式,让足球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学校的足球大课间活动,曾先后获得中山市、广东省一等奖。未来,该校还将通过学科渗透、特色课程、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触手可及的足球氛围中,真切感受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

  沙溪镇中心小学:足球运动让学生读懂坚持的意义

  绿茵场上,欢呼声与呐喊声交织回荡。孩子们沐浴在阳光下,尽情奔跑、默契传球、奋力射门,奏响了校园里最富活力的乐章。这样的训练场景,如今已成为沙溪镇中心小学校园生活中最鲜活的日常。

  “2022年,我来到这里任教后,便开始打造学校的足球特色。”沙溪镇中心小学足球老师杨宏勇表示,从那时起,学校明确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教学,同时开启了足球社团与梯队的系统性建设,逐步构建起“校本社团+社会机构拓展”的双轨培养模式。在训练安排方面,学校逢周二、周四,邀请社会体育机构进校开展课后足球活动;逢周一、周三、周五,则由校内老师带领队员进行专项集中训练。科学的规划让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足球舞台,在热爱中稳步成长。

  “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杨宏勇说。除了基础的课堂教学与常规训练,学校更让足球深度融入校园生活中。体育节上,足球项目永远是最受期待的焦点;平日里,孩子们创作足球主题手抄报、动手制作纸模足球等,用多元创意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

  在日复一日的深耕与积累中,沙溪镇中心小学足球队的实力稳步攀升。孩子们也在足球运动中实现了成长的蜕变。“足球教会孩子的不只是踢球的技巧,更是面对困难时的坚韧态度。”杨宏勇说,在学习足球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自律与坚持,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光芒。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