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奶奶家院子里那棵龙眼树,是我最珍贵的心爱之物。它不像玩具可以抱在怀里,也不像书本可以放进书包,但它结出的每一颗龙眼,都像宝石般闪耀,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熠熠生辉。
还记得那棵树苗初种下时的模样——嫩绿的叶子在春风中瑟瑟发抖,细弱的枝干像刚出生的婴儿,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它吹倒。奶奶用竹竿小心地支撑着它,就像扶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我仰着头问:“奶奶,它什么时候才能结果呀?”奶奶眯眼笑着说:“等你再长高一点,它也就长大了。”
时光如梭,如今那棵小树苗已长成巨伞般高大。最让我期待的,就是每年暑假龙眼成熟的季节。“咚!”一颗饱满的龙眼从枝头坠落,像淘气的石子敲响夏天的鼓点。接着,“咚咚咚”的声音此起彼伏,成熟的龙眼们争先恐后地跳下枝头,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这时,我和奶奶就会开始一年一度的“接龙眼石”游戏。
我戴上宽边草帽,双手举着竹篮在树下跑来跑去。奶奶则拿着一把旧雨伞,轻轻摇晃树枝。龙眼便噼里啪啦地落下来,有的砸在帽子上发出“咚咚”的脆响,像在敲小鼓;有的跳进篮子里,欢快地翻滚;还有的调皮地擦过我的脸颊,留下清凉的触感。
接累了,我们就坐在树荫下品尝龙眼。奶奶的手指轻轻一捏,龙眼褐色的外衣便裂开一道缝,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果肉上,仿佛一颗颗裹着蜜糖的水晶球。我迫不及待地咬下去,甘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顺着嘴角流淌。奶奶总是笑着用手帕替我擦拭:“慢点吃,瞧你,连蚂蚁都要来尝甜头了。”
如今,住在城市里的我,偶尔也能在超市买到龙眼。那些龙眼个头更大,果肉更厚,可不知为何,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它们不会“咚”的一声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在草帽上敲出欢快的节奏,更没有奶奶摇晃树枝时落下的斑驳光影。
原来,让我念念不忘的,从来不只是龙眼的甜,而是那些和奶奶一起“接龙眼石”的午后时光——阳光正好,树影婆娑,奶奶的笑容比龙眼还要甜。而那棵龙眼树,结的不是普通的果实,而是一颗颗凝结着时光与爱的宝石,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宝盒里。
指导老师: 吴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