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的现代化道路而言,新型城镇化是必然选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必由路径,经济增长是主要驱动力。三者的良性共振,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步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中山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制造业布局,建立完整产业链,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中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2010-2020年中山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呈上升趋势。内部分系统发展不一,但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长态势;经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联效应最强,协同发展作用显著。灰色关联度模型显示经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联度为0.66,在分系统内部排名第一,这与经济城镇化自身性质相关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城镇化发展高度协同,共进作用显著;绿色低碳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联效应也持续上升。
课题组通过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数,并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的灰色关联度模型,认为中山市的现代化道路探索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和协调共进作用,稳固现代化道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山市需持续将新型城镇化放在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关键战略地位。首先需持续深化协调发展理念,传承创新中山市协调发展经验,寻找新型城镇化建设驱动因素。中山市人口城镇化水平表现欠佳,未呈现出明显拉动效应。故中山市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握中山市高质量发展智囊团,紧扣中山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产业,吸引创新性人才落户,为中山市战略支柱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还可聚焦人才培养,大力培育综合创新、技术、应用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山市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不竭的“人才红利”。而中山市空间、社会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化空间规划与资源分布状况忧患大,因此中山市需加强都市圈合作,承接高质量发展所需的优质资源。同时切实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就业支撑体系,在后疫情时代为就业困难人群解决燃眉之急;谋划建设好交通道路网,落实好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构筑高质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城市的产学研全方位建设,营造好积极向上、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内部闭环。
(二)促进经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交互作用,激发现代化道路建设驱动力
经济增长是促进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关键驱动因素。中山市需充分发挥经济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高度协同作用,坚持稳增长方略,坚定中山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积极扩大投资与出口,保经济稳定增长,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走向高质量道路。中山市应坚持外部引领,积极贯彻省政府提出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推进5G网络、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加快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要进行内部蝶变,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聚焦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依托翠亨新区这一数字经济发展根基,推动智能科技与实体产业相融合,打造制造与服务产业的互联网平台,实现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提升整体产业结构水平与产业产出质量,为中山市经济增长打造一条高科技道路。
(三)把握绿色低碳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作用,健全现代化道路建设布局
产业布局的优化,结构的合理是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要要求。中山市以工业为重要发展领域,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为产业结构升级输送强大动力。因此中山市需鼓励绿色低碳城镇化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同步推进,持续深化战略支撑产业的革新,淘汰落后产能。倡导对装备制造、智能家居、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利用丰富的环境规制手段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将绿色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导向之一,打造产业结构升级高质量增长模式,以绿色低碳带动中山市走向高质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对待原有企业,中山市可适当加强环境规制标准,拉紧企业排放排污要求,敦促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与质量,推动原有企业进行革新,起到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入产业现代化进程。对待外来企业,中山市应鼓励低碳项目推进,清洁能源的应用,积极引进绿色新兴企业,重点关注战略支撑产业,聚焦新能源产业的经济作用。最后在实际运作中,可通过强化“一区”共同崛起意识,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生命线,巩固提升对口帮扶工作,加强生态型产业合作,推动与我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的产业共建,共同打造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此外,还需要加强双碳循环新格局认知,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产业和消费升级,切实提升中山在国内国际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原文获第十一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优秀论文奖,本文有删节)
课题组组长:张秋(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课题组成员:李伊玲 郑柏枫 吴楚芸 韦明森